第216章 似水流入年

重回1984赶山狩猎 蜗猪 2358 字 5个月前

可到了冬日,例如最近这段日子,三九天的温度只有零下二十多度,想提升到三十七八度,实在不容易。

而冬季最难的还不是温度,而是湿度。

凛冽的西北风,会将湿气全部吹干。

久居这边的人们,往往到了冬天,皮肤会皲裂的不成样子,而若是南方的人来居住,可能会“皮开肉绽”完全没办法生活。

这种环境下,不用任何去除湿度的设备,相对湿度也就三四十,离孵蛋最佳温度相差甚远。

余秋堂并没想着冬日就立刻孵化,只是准备在开春之前,将孵化房做好,等到开春气温回暖,就早点的孵化。

按照这边人们习惯,开春很喜欢买小鸡回去养。

养到后半年就能下蛋,公鸡养到过年前后或者卖掉,或者杀掉过年,都是最好的时候。

那趁机可以卖小鸡赚一波钱。

什么东西都讲究个数量,一只几天大的小鸡能卖5毛钱,要是孵化出几千只,就能赚一两千。

而这个生意做稳定,可以一直做下去。

后续可以稳定下来,分为两部分开展,一部分继续孵化小鸡,不仅面向老百姓,而且可以尝试给养鸡场供应。

另一部分,自己也可以发展养鸡场。

根据前世记忆,养鸡场的赚钱曲线很长,一直可以赚到的二零一零年之后。

养鸡算是所有养殖里,最简单,也是最稳定的种类之一,只要有效防止鸡瘟,就基本不可能亏钱。

他前世有个老同事,原本在林场做厨子,后续自己看到商机回去养鸡,然后发展鸡肉运输,最后资产数千万。

在时代发展的红利下,脑子灵光,又愿意主动出击的人,往往都能赚得盆满钵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能吃到好螃蟹。

接下来的日子,相对平静。

大人们到了年关前,也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天寒地冻,出门能把人嘴唇冻的粘起来,所以不是在炕上坐着,就是围着火炉聊天。

余秋堂抽空又进了两次山,也打到一些东西,但没有大收获,处理掉也就几百块钱。

这让余秋堂再次坚定信念,打猎赶山,可以当作补充,小财,但不能作为长期发展的手段,还是值得商榷。

转眼又是半月过去。

一过腊月二十,村庄就开始热闹起来,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放鞭炮的声音,此起彼伏。

“秋堂,今年我们人多,你看要不要去买头猪回来杀杀?”

余秋江一边就着门前的雪擦手,一边问余秋堂。

这些天,除了进山,他和余秋堂,还有王浩峰都在忙着做孵化网,现在基本告以段落。

余秋堂想了想,“要不我们去山里打两头野猪回来?”

“猪卵子没有的养的猪肉好吃,太糙了,孩子吃起来也不好,按我的意思,还是买肉猪回来,我们今年搬了新房子,也该杀头猪热闹下。”

余秋堂笑笑,“你这样一说,还真是,那就买两头回来吧,我们这边留一部分,给我爹,三叔他们也送点。”

余秋江愣愣,“那也不用买两头吧,买头大点的,怎么也能杀两百斤肉,我们这边留一百五,然后给大伯送三十斤,三伯那边送二十斤过去……

她的话,反正也吃不了肉,额外送点其他的东西就行吧?”

她当然指的就是奶奶。

余秋江基本不喊他奶奶,但关于孙子该尽责的事,他也从来不推卸责任。

理由也很简单,他说这是给父母尽责任。

不管芮二妹这个奶奶对他们一家人如何,毕竟是将父亲养育成人,功过不能相抵,该恨的还是会恨,该报答的,也不能落下。

余秋堂笑笑,“之前日子过的苦,所以每年我们称不了几斤肉,现在稍微好点,没必要还继续这样抠搜。

也不能想着以后富裕了再说享受的话,人一辈子能活多少年呢,什么都说不好。

现在有这个能力,一点小小的幸福,总要去争取。

你这两天帮我们打听下,看村里谁家猪愿意卖,价格和市面上差不多就行。

若是没有的话,我们就去街上去买。”

余秋江看他这样说,想了想说,“那行,我们今年就好好过过年。”

余秋堂看他说的还有点没底气,补充句:“钱的事,江哥你不要操心,我还有些钱……”

“我们一起过年,哪能让你一个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