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恩·戈德史密斯说不一定,还告诉他一个消息。
当前媒体上有不少影评人称赞《树先生》,其中有一部分是公司找来的人,但很一大部分不是公司公关的结果,而是影评人在看过电影后,感觉不错,主动发布积极的评论。
“也就是说这部电影还不错?”
林克有些意外。
“是的,从艺术性来说,这部电影在世界范围内,也算准一流水准,唯一的问题是华夏背景,主题太过深奥,导致很多人看不明白,能看明白的人都会觉得不错,认为电影在探讨人性和社会性,涉及的主题比较深刻,属于小众精品。”
布莱恩说道。
林克点点头,自己似乎有点小看这部电影,也有些太小看观众的鉴赏水平。
在发行时,他担心电影语言不通,故事也不容易理解,对这部电影期待不高。
只是艺术没有国界,好的艺术作品会突破种种隔阂,引发人的共鸣,譬如《追风筝的人》《小鞋子》《罗生门》《卧虎藏龙》等亚洲电影,在美国上映时获得不少赞美。
《树先生》上映第三周,在北美拿到233.7万美金票房,同期票房排行榜第15名,累计票房达到341万美金,远超预期。
当初林克的目标是150万,是版权费的10倍。
如果不算他的公关宣传费,公司在这部电影上投入的版权费,制作费,宣发经费等约180万美金,当前已经回本。
“该死,这种电影怎么可能有两百多万周票房?”
哈维沉着脸说道。
本周韦恩斯坦影业也发行了一部华夏电影,是陈可辛导演的《武侠》,不久前曾入围戛纳电影节非竞赛‘午夜单元’。
哈维用65万美金拿到这部电影北美发行权。
他在03年发行过《卧虎藏龙》《无极》《功夫》《少林足球》等华夏动作电影,对这类电影有一定的了解,觉得《武侠》也会有一定的票房潜力。
结果成绩很不理想。
《武侠》周末三天在8家影院点映,票房10.7万美金,远远低于预期。
上座率和日均票房数据比不上林克乱买的《树先生》。
哈维对此非常不满意。
同样是华夏题材电影,华夏功夫片《武侠》的潜力明显比乡土题材《树先生》的大,但在票房却不是这样。
“大卫,你有什么办法提高《武侠》的票房?”
哈维放下报纸,看向公司首席运营官大卫·格拉瑟。
“董事长,我建议追加宣传资金。”
大卫·格拉瑟想了想说道。
要想电影票房好,一方面是口碑,一方面是宣传,《武侠》是外国电影,质量不是特别高,很难积攒出较高的口碑,形成人与人传播效应,那就需要砸钱做宣传,广而告之。
就像狮门影业,那部《树先生》非常小众,在上映时,没人看好这部电影。
可在林克和狮门影业持续不断的宣传和运营下,三周内居然卖出339万美金票房,是预算的三倍多。
《完全电影》分析这部电影卖座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是林克。
林克名气大,带动第一波影迷观影,让电影有一个不错的点映成绩。
第二是宣传,狮门影业宣传策略不错,也舍得花钱,在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狮门砸出一百多万用来做宣传,这毫无疑问是一场豪赌,狮门影业赌赢了。
第二是电影质量不错,经得起夸赞。
《武侠》要想效仿《树先生》,首先宣传要跟得上,舍得花钱,将电影热度炒起来。
《树先生》有林克的新歌帮忙宣传,引起不少人的关注。
《武侠》没有顶流带货,就需要花钱请影评人吹捧炒作,想办法把观众骗进影院。
“砸钱?”
哈维皱起眉头,这种办法他也能想出来,只是砸钱的前提是有钱,以公司当前的财政状况,并不适合这个办法。
“给你一百万用来做宣传,你能收回来多少?”
“这”
大卫·格拉瑟耸耸肩膀,“投资电影像是在赌场押注,没到最后谁也说不准能不能赚钱,我想狮门影业在发行《树先生》之前,也没有多少把握能收回投资,他们这样做也是在冒险。”
哈维认真想了想,要不要赌一把?赢了能收回成本,输了就会赔掉更多。
“市场部那边是什么意见?”
“他们认为这部电影前景一般,即使加大宣传,也不会有太多票房,建议提前结束放映,制作成DVD发行,也许能收回部分成本。”
大卫·格拉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