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就是于大为口中提到的杨老师,杨乃刚。
也是曾经教于大为的老师。
不过相比曾经,如今老人头发上多了很多白发,脸上也有了很多褶子。
据于大为所知,杨老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外省干活,家也搬到了外地,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回来,小儿子在县城上班,回到屯子里的次数比较勤。
杨老师家住的地方跟于家屯算是挨着,就在前面的先锋屯子,那边有一所先锋小学,归在民权村名下,也是民权村唯一的小学。
杨老师当年好像就是从先锋小学那边调过来的,不过后来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没有再调回去。
学前班的大门上头有一个木头牌子横在门口上方,上面用红漆写着学前班三个字。
于大为抬起头有些追忆的看了一眼后,便招呼着自家大儿子于沐雨,带着媳妇儿一起走进了班级。
别看河善小学设施比较落后,但教室里的空间很大,二三十个家长站在教室后面也不会感觉拥挤。
于大为迈步走进来这一刻,一股子木头香以及微微的潮湿气被他吸进鼻子里,紧跟着脑海里就有一种陌生的熟悉感袭来。
这股教室里的味道他太熟悉了,每次来到河善小学,尤其是走进班级里面,他总是能想起小时候在班级称王称霸的日子。
背面的墙壁没有窗户,只有南边是有竖着的木质窗户,一個学前班的教室,窗户有四扇之多,并且两扇窗户中间,会有一个承重墙,外面也都是贴着标准的长方形瓷砖。
北墙没有窗户的地方,上方是用白色的油漆刷了一遍下面则是用绿色的油漆刷了一下,然后在白色的墙壁上挂着几张名人画像。
于大为看了一眼,挂画好像是换了,一共四个画像,都是用木制的相框裱起来的,一位是伽利略,一位是牛顿,一位是爱因斯坦,还有一位是贝多芬。
这些画像人物当年于大为上学的时候也是有这几位,不过看样子应该是张校长重新给装裱了一下,换了个新的画像。
目光往正中间看,有一个长方形的讲台,讲台就是用水泥抹成的,前面是一个比书桌稍微大一些的讲桌,讲桌的三个边都有挡板,上面摆放着两盒粉笔,一个抹布,一个黑板擦。
除此之外,还有几根零碎的粉笔散落在桌子上,以及飘落在上面细密的白色粉笔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