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奉天城内的官驿有十几处,恰巧小的家兄就在那将军下榻之处其中跑堂。”言罢,他抬手朝着门外指去。“您顺着这条道往南走二十里,其人就在城南的驿馆。”
闻言,公孙妙善稍稍点头。“他屠戮了那么多的岳州百姓,你对他恨之入骨吧?”
“恨之入骨?”小二脑袋一歪,仔细想了好半天。“多少有些吧!毕竟是周人。要说恨之入骨,好像也谈不上。他杀的又不是小的家中之人。
何况姜安民不是叛臣吗?真真假假,传得也是有板有眼,到底咋回事,咱平头老百姓,谁知道呢?
再说了,岳州的新政的确不错,听说赋税都免了两年,还不征调劳役,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啊……”待到擦完桌子,小二微微躬身。“客官!您慢用!”
自打启程前往奉天,公孙妙善顺路也去了一趟岳山。李正我的治政与自己的想法颇有些不同,这些个点子想来应当是出自徐平之手。
浅饮几口,她收起果子,在桌上放下了几枚铜币,转身便离开茶馆。
走在热闹的集市,公孙妙善并未朝着城南的驿馆而去。
她漫无目的的闲逛,偶然穿过巷子,一说书人正口若悬河的讲述着徐平的“英雄事迹”。
“嘿嘿!话说这徐平将军年少英勇,在战场上那是威风凛凛啊!
大破南安贼寇,又剿灭了岳州叛军,为我大梁立下赫赫战功……”
“然后呢?”
“打什么勾八哑谜?说啊?”
“什么年少英勇?我听说这周将都两鬓斑白了吧?”
“接着说,赏你的!”公孙妙善随手丢去几个铜板,津津有味的听了起来。
“这徐将军倒也是多情之人!他对我那家中小妹是颇为钟情!那日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