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实心煤饼和煤炉的双向问题,改了一个改不了另一个都是白费功夫。

天下难道没有能够改良的能工巧匠吗?

华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明和技术之下的工匠绝对不缺少,但是没有足够的动力来做。

今天张三改良了明天李四就能拿去模仿,毕竟这玩意结构极其简单,经验丰富的只是一眼就能看出个大概。

既然这个样子,那我为什么费心费力的去研究呢?

或者说,有人改良了,只是没有公开使用。

皇室用的是品质极好的煤炭,又有诸多太监宫女伺候,没有中煤毒的风险,皇帝也不会将这事儿放在心上,自然也不会加大力度去研究了。

“陛下,您是将煤炉也一并改良了吗?”

“当然!”

崇祯回应了一声,王承恩很是迅速的将一座高达五十公分的圆筒状煤炉放在了桌子上,圆筒状炉体下方带着三根长达十厘米左右的支架。

“诸位,这一座煤炉是朕改良后的,由炉壳、内胆、提手三个可拆卸部分构成,内胆就是煤块燃烧和格局火焰的地方,提手是方便整座煤炉移动的,这两点不用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