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9章人心如秤

斐潜小说 马月猴年 2960 字 4个月前

这……

相信很多的考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在自家看书做题的时候好像什么都熟悉,什么都懂,什么都是小问题,可一旦进入了考场,看见考卷一发下来,便是扪心三问直撞上来,我是谁?我在哪?眼前的这个是什么玩意?

可是眼前的这个,确实是在考基本功。

后世这句话是归入了《大学》之中,但是在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尽管汉代的《大学》没有从《礼记》中独立出来,但是不管是董仲舒、戴圣,还是当下的郑玄,都对于《礼记》有相当大的贡献和推动。

尤其是郑玄所注的《小戴礼记》,更是在长安三辅的各大书坊之内刊印出售,连带着周边的郡县,甚至山东境内都可以买得到。在加上郑玄也才刚刚在青龙寺里面讲述三礼,这样的题目若是真答不上来,也就只能哀叹自己的书读得不够扎实了。

『生之者多』是创造财富的人多;『食之者寡』是消耗财富的人少;『为之者疾』是创造财富速度的快;『用之者舒』是消耗财富的速度慢。所以其实这句话是一个非常朴素的财富观念,简单阐述了富国裕民的真理道理,开源节流,多挣少花,于国于家都相通的。

邓理第一题填上,然后再看下一题……

检索到了相关信息,纯粹的填空题也就不难了,又不用展开来论述,只需要将其中的字补上即可。

与写策论的充裕时间不同,填空题的作答时间只有半个时辰,并且交完试卷了也不允许出考场,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的策论。

随着考场之内云板的报时声,考场之内齐齐又是一阵的哀嚎……

收上来的考卷,由专人进行贴封,也就是将姓名籍贯等信息盖住,然后再装订成册,送往下一个批改的环节……

后世科举之中,在贴封和批改之中,还加入了一个誊录的工作,由誊录人员用朱笔誊成朱卷,再经专人对读,确定无误后,才将朱卷弥封,然后连同原本一同送往审核处,确定红黑两卷对应无误,再将朱卷送进去批改,而墨卷则是留存备档。

当下么,试卷的主考官和审阅官,都是斐潜临时指派抽调而来的,比如像是司马懿,杜畿,宗立等等,自然也就不太可能存在什么在考卷之内做暗号的情况。

至于将来会不会出现更高级的作弊手段……

将来即便是手机屏蔽,还不是依旧有人拍照贴考题?

所以只能是不断的改进,矛越利了,盾自然就需要更强!

太阳渐渐的西沉。

和学子们紧张的考试不同,在长安城中生活的普通百姓,则是舒缓的。

五方上帝教的道观之中,缭绕的青烟混着道士们的吟诵之声,信徒在内或是祈求,或是供奉,甚是热闹。

谯并站在道观门口,笑着将手中的代表了染了颜色的杂粮炊饼分发给前来参拜的信众。他的笑容亲切友善,不管是前来领取的人是男女老少,都是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大汉当下还没有化学染色剂,所以这一类的食物基本上都是植物染色,有些类似于后世的五色糯米饭。

『五方天尊!』

『五方天尊……』

信众施礼,谯并回应,发放一枚『善食』。

这一类的杂粮炊饼一般分为五色,但是每一天之内只会分发某一种颜色的炊饼,一方面是为了不会引起一些强迫症或者选择症的纠纷,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大量制作起来比较方便。

每月逢五发放。

这种五色的杂粮炊饼,被称之为『善食』,或是叫做『德饼』,代表了五方上帝教的善行和功德,不是很大,也就是三指大小,比市面上一般的炊饼都要小很多,用作饱腹是有些聊胜于无,但是重要的其宗教意义……

以及对于普通民众的吸引力。

这是五方上帝教的与之前道教根本性的转变。

也和佛教不同。

历史上的佛教和道教,其宗教性质是从上往下的,也就是统治者喜欢某个教,然后推崇某个教,随之某个教就盛行。

佛教道教都有戒律,可是这些戒律有时候他们自己本身都不遵守。

有讲究,又不完全讲究,有规范,但又不是都规范,屋内是一种样子,在外施粥又是另外一种样子,慈悲向善是一个样子,放贷侵田又是另外一个样子。就像是官吏之中有那种表面上大喊着要清廉,不能腐败,在和尚和道士之中,也有一些是表面上吃素,说要行善积德,背地里面则是大鱼大肉,祸害地方。

因此,很是矛盾。

五方上帝教就没有这么繁琐,也没有这些矛盾,而没有这些矛盾的主要根源,在于五方上帝教不接受土地的供奉,而且也不许持有土地。

其他的物资可以,比如布匹,粮食,钱财,亦或是其他用具。

这也符合大汉的道德观念,毕竟土地名义上是天子的,将土地供奉给五方上帝,是不是代表着藐视天子啊?

而斐潜砍下的这样的一刀,就直接切断了五方上帝教成为另外一种形势的大地主的可能性……

一脚将五方上帝教从统治层踢下来,自然就变得更加贴近于民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