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谌在一旁低声说道:『贼进逼河东,然地安民定,不为其所乱……故而多半由此猜测主公于此是也。』
解释当然也是可以这么解释。
斐潜点了点头,没有深究这个泄露的意思。
因为不管泄露不泄露他在平阳的事实,战局都是这样。
潼关曹操打不下来,或者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打下来,而曹操后方又支撑不住了。农业经济占比越大,便是越发的难以支撑长期的战争。就像是华夏经常论及自身,便是『泱泱大国』,似乎一副非常牛皮的样子,可是真一旦被外敌侵略,便是立刻改口,不过是『疥癣之疾』,不足挂齿。
真要是强大的国家,那些『疥癣之疾』敢来进犯么?
当然,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至少在很多山东人眼里,斐潜以及斐潜之下的关中政权,或许依旧是不足挂齿的。这些人固执的以为自己以为的,不愿意接受任何的改变。
杨修到了。
似乎是从容不迫走到斐潜面前,深深行礼,『见过骠骑大将军。』
斐潜笑笑,『德祖前来,为杨氏乎,为曹氏乎?』
杨修拱手而答,『非也。修此番前来,乃为天下之「礼」是也。』
『嗯……』斐潜微微眯了眯眼,『「礼」从何来?』
杨修说道:『「礼」从「人」也。骠骑既有安镇天下之所望,亦当知「人情得足,苦于放纵,快须臾之欲,忘慎罚之义」是也。』
斐潜哈哈笑了笑,摆手说道:『德祖远道而来,必然劳累,不妨且去休息一二,待某设宴款待。』
杨修拱手而谢,先退了下去。
斐潜看了一眼荀谌,说道:『友若,你说这杨德祖,当杀不当杀?』
当面笑呵呵,背后拿刀子,斐潜也算是秉承了华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
荀谌一愣,旋即低头而道:『主公,这……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斐潜点了点头,『那么为什么会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此乃宋楚之战……』荀谌说了一半,忽然停了下来,『主公之意是……』
斐潜笑了笑,点了点头说道,『去办罢。』
荀谌吸了一口气,拱手领命而去。
这种对于使者的『优待』,不仅是在华夏古代存在,在后世也是如此。
但不是绝对。
就比如说曹操如果随便派个人来,斐潜也就随便杀了。
来使不是随便都能当的,就像是如果杨修没有说『天下之礼』,而仅仅是递送一封战书,说不得斐潜就一杀了事,毕竟不能体现出自己价值的人,也就没有了多少价值。
现在,杨修没提什么战书的事情,斐潜同样也没有提。
虽然这明显是杨修的表面上最为主要的任务,但是对于斐潜和杨修来说,显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因为不仅是斐潜和杨修,连曹操都清楚,重点的不是战书写得如何,而是战书背后的事情。
就像是历史上不是三十个字写得怎样,而是在三十个字后面的三十万兵马江东能不能扛得住。
江东对应曹操的战书,是整体江东士族体系的意志博弈。
曹操来给斐潜下战书,同样也是不怀好意。
而斐潜当下所要展现的,同样也是在战书之外的东西……
……
……
惯例,又是从何而来,似乎鲜有人去深究。
就像是大汉治国的方法,似乎是从之前的惯例而来,但是为什么要这样,也没有多少人去仔细探查。
使,主要都是士来充当。
那么,如果换一个普通人试试?
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士族子弟甚至对于这种『使节』的身份很是兴奋……
就像是狗看见了肉。
这倒不是说斐潜要打破这个『惯例』,要斩杀杨修,而是这背后蕴含的味道,实在是太过于『大汉』了……
斐潜不觉得这种『惯例』有多么好。
现在整个的局面,或许在这些大汉士族子弟眼里,就像是当年的王莽和刘秀。
朝堂秩序瓦解,天下群雄逐鹿。
豪族支持各自地方的政权,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割据诸侯。
后世之人熟悉三国,那是因为罗老先生的伟大贡献,而实际上在王莽和刘秀时期,各地诸侯纷纷割据的局面就已经上演过一次了。
如王郎称帝,是赵缪王子刘林和赵国大豪李育、张参等共同策划的;
刘永起兵时,『招诸豪杰沛人周建等,并署为将帅』;
张步割据齐地,『豪杰多拥众与张步连兵』;
卢芳则是『三水豪杰共计议』的结果,且得到『各起兵自称将军』的五原人李兴、随昱、朔方人田飒、代郡人石鲔、闵堪等豪杰的支持……
那么现在如果将王郎换成袁术,将刘永换成曹操,将张布换成袁绍,将卢芳换成马腾韩遂,似乎也没有什么违和的地方……
这就是问题所在。
大汉的问题。
若是从来没有摔倒过,那么还情有可原,可是明明知道某地有坑,依旧还是再一次的在坑里面摔个狗啃屎,那么就不是屎的问题,而是狗的问题了。
大汉朝廷的作用,不是去当一条不知道屎臭的狗!
更不应该把前人吃过的屎,依旧包装一下喂给后人!
巧克力味道的屎,难道就不是屎了?
斐潜刚刚到了大汉的时候,其实对于士族的理解,豪族的概念并不是那么的深刻,但是随着其政治集团的逐渐发展,斐潜对于这方面的认知也在日益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