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布局!李文和的算计!

黄金可是好东西啊,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工业革命之前,整个人类社会的黄金生产力水平都极其低下。

在此之前的数千年历史中,世界总共生产的黄金不到一万吨!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技术达不到要求,难以成功开采,除非用人命去填!

采矿即便在后世也是个危险系数极高的行业,何况在如今技术和工具都极其原始的大明。

即便大明采矿业发展鼎盛,但负责进洞采矿之人,不是流民苦役,就是罪犯死囚。

只要能够饿不死自己,但凡头脑正常的人,都不会以采矿谋生。

当然,倭国现成的倭奴,自然是采矿的最佳人选。

刚刚那批金银,其实是从国库和内帑里面调出来的金银,数量其实也没那么多,只是恰巧那么一两车罢了,剩下的全都是石头。

不过百姓士子只要看到了一车洒落在外的金银,谁还会去质疑其他那些不是金银呢?

是虎目而喙,鸢肩而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

人性贪婪,欲壑难填!

两世为人的李祺岂会不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

劳师出海远征倭国,这是第一步。

利用士绅贪婪心理带动造船业蓬勃发展,这是第二步。

等到消息传遍天下,那以这些士绅缙绅的贪婪,他们肯定不会坐视,绝对会想方设法地插上一脚,而首要条件就是得先出海才行,所以造船行业即将迎来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等这两步走完,等大明百姓涌入海洋,大明上下就会发现,原来大明并不是占据了这方天地的中心,也不是什么天材地宝都被大明给占据完了。

李祺要做的,就是用事实打破华夏子民的这种固有观念,从而用利益驱动他们奔向海洋,带动造船业以及水师的发展!

事实上,大明王朝的造船业,堪称发展到中国古代造船业的顶峰。

造船工场遍布于全国滨江沿海各地,尤以江苏、福建、湖广、浙江等地最为发达,除民办的以外,还有官办的,可谓是百花齐放。

洪武年间朝廷规定:“如或新造海运船只,须要量度产木、水便地方差人打造。”

不过相比于永乐年间,洪武朝还是远远不如。

永乐年间,雄才伟略的永乐大帝为了带动永乐新政,力排众议派遣郑和出海下西洋,由此带动了大明国内一场造船业发展的高潮时期,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官办船厂,其中最大的有南京的龙江船厂、苏北的清江船厂、山东的清河船厂、福建的台南船厂和东北的吉林船厂。

比如赫赫有名的龙江造船厂,就成为了十四世纪末典型的作坊式军用造船厂,生产的舰船有仿古制的楼船、蒙冲、走舸、斗舰,新创的有四百料战座船、四百料巡座船、两百料战船、快船、叁板船、浮桥船等,一手打造出了郑和下西洋的无敌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