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图南抚须道:
“不见得是南京什么人,而是从南京官衔上致仕的。”
“难道你忘了,陛下老师那一科,他们认的座师是谁?是在哪个官职上致仕的?”
杨景辰恍然大悟:
“袁可立!”
“他是被廷推为南京户部尚书致仕的,陛下想到了他!”
吕图南点了点头,说道:
“正是这个人!”
“天启二年那一科主考官何宗彦、副考官朱国祚都已过世,他们认的座师是殿试同考官孙承宗、袁可立。”
“陛下在潜邸的老师刘汉儒就是出自这一科,还因此提拔了卢象升、又从翰林院选了许多天启二年的进士担任起居注。”
“我估计陛下想启用他们的座师袁可立,所以在琢磨南京二字。”
杨景辰闻言赞叹,同样想到了原因,抚掌道:
“孙学士不好启用,袁尚书却没有那么多麻烦。”
“但是朝中六位尚书都在,陛下想用他取代谁呢?”
“难道说,崔尚书真要守制?”
吕图南缓缓点头,向他道:
“崔尚书这一次,恐怕真的要退了,没见他连兵部事务被陛下用常参会议接管都没反对吗?”
“袁可立后来加了兵部尚书,起复后正好能取代他。陛下有心边事,袁可立更有能力。”
话是如此,杨景辰听到推测,仍旧心中震动。崔呈秀是谁,那可是魏忠贤的谋主,阉党在朝堂上最核心的人物。难道他们不知道,崔呈秀这一退,会传递出什么信号吗?
这个疑问,吕图南恰好能解答。只见他附在杨景辰耳边悄悄说了些话,杨景辰惊声道:
“周公?封王?”
“真有人敢这样写?”
吕图南点头道:
“是一个叫李映日的监生上疏,里面有周公用天子礼乐、太公得专征伐、郭汾阳封王等语,把厂公比作周公,请求为他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