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诏令和戒严令

“不能一直用诏令代替法律,也不能明知法律有问题,却只能执行下去。”

对此勉强认可,袁可立觉得比先前随意下诏代替大明律要好很多。

但他同样提出要求,诏令必须是内阁起草、没有被六科封驳的正式诏令,让皇帝承诺不用中旨发出诏令,不能再发生锦衣卫监的事情。

朱由检不愿轻易承诺,说道:

“如果发生谋逆、叛乱等突发事件,需要朕用诏令处理时,正式诏令的流程可能来不及。”

“总不能朕在面对敌人时,还没有权力下诏吧?”

“如果要临时招降叛军,朕的诏令有没有效力?”

听出皇帝有答应的意思,袁可立当即说道:

“那是战乱时期,自然由陛下大权独揽。”

“但是平时陛下要用正式诏令。”

对袁可立说的战乱时期皇帝大权独揽,朱由检根本不信。历史上战乱时期多了,有多少皇帝大权独揽?

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也为了应对接下来发生的动乱,朱由检想到后世的戒严法律,说道:

“如果有战乱发生,威胁到朕这个皇帝。”

“朕有权颁布戡乱戒严诏令,独揽一切大权。”

“戒严期间一切从简,以平定战乱为目的。”

“朕有权直接发布诏令,并且以诏令代替部分法律。”

这是太祖、成祖那样的马上皇帝才有的权力,袁可立当然不愿答应。

但是朱由检却坚持这一点,否则他绝对不承诺不用中旨。中旨对文官几乎没有效力,但是对武将却有点用。就像之前任命锦衣卫掌印一样,没有多少武将敢拒接中旨。

先前册封顺天贵族的事情,朱由检其实也是用中旨,只是后续得到朝廷承认而已。

所以在中旨的事情上,朱由检不愿轻易承诺,免得以后违背这个承诺时,被人认为没有政治信誉。

政治信誉这东西说起来简单,历史上违背承诺的事情数不胜数。但是就像司马懿违背洛水之誓后没有人相信司马家的信誉一样,违背后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朱由检不愿被人认为没有信誉,所以轻易不会承诺。想让自己承诺不用中旨发布诏令,得拿戒严制度交换。

最终在僵持了一段时间后,袁可立想到先前的事情,知道皇帝不做出承诺的话,以后可能会用中旨发出诏令,那样对朝堂规矩的破坏会更大,甚至引发混乱。

所以他只能做出退让,说道:

“陛下在战乱时有权颁布戒严令,但是在战乱结束后,应该立刻停止。”

朱由检摇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