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六位大学士,入直参预机务。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因为它明确表明了,孙承宗这个外出督师的大学士,不算在六位之内。
同时也提醒了朝臣,加上孙承宗这个大学士后,内阁就有了七位大学士,这个数字已经不少,不宜继续增加——
毕竟内阁大学士通常也就四人左右,少的时候甚至只有一人。
在皇帝没有罢免黄立极等四人前,新增加两位大学士,已经是额外增员了。
朝臣提出的意见,也是内阁应该增加到六七人或八九人。
如今皇帝做出这个决定,自然得到了很多朝臣认同。他们认为皇帝接受群臣劝谏,是一位英明之君。
原本阉党的官员,更是认为皇帝再度表明了没有罢免黄立极等人的意思。否则就不会只是增加两人,不可能把内阁整体替换——
这代表以前的阉党官员不会被彻底赶出朝堂,他们可以安心。
还有一小撮人觉得只增加两位大学士不够,应该多增加几位。以便在未来把黄立极等人换了,把阉党彻底赶出朝堂。
但是他们的意见不是主流,没有那么多官员支持。大部分官员认为增加两个大学士已经不错,不用增加更多。
朱由检抛出两个大学士名额,成功分化了群臣。让他们转向对两个名额的争议,不再想其它事情。
眼见群臣没有了众口一词的凝重,朱由检松了口气,知道这一关算是过了,不会造成朝堂君臣对立。
但是想到这里面的惊险,朱由检更加坚定了分化文官集团的决心,不能让文官形成整体意志。
『文官的整体意志,来源于相同的价值观,例如他们从儒家经典学习的纲常伦理。』
『还有就是以前的成例,尤其是有利于文官的部分,例如廷推、廷议、票拟。』
『只要注意这两点,不轻易触动他们,还是能分化瓦解的,不让他们联合起来和皇帝对立。』
分析着今天的事情,朱由检决定更加注意自己的手段和策略。同时他也认识到,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后必然会和这两点对上的。
尤其是他对廷推、廷议、票拟已经开始改动。上次等额廷推侍郎的事情,就有不少官员非议。
如果以后推行太阳历,把正月初一和朔日分开,那就更有可能引起文官集团整体抗议了。
所以在此之前,朱由检要提前做准备,先改变一部分文官的思维和观念,不能让他们觉得皇帝这样做得不对,然后集体抗议。
报纸这个工具,再次被朱由检想了起来。想要打造个平台,影响世人观念,让官员、士子争论。
一旦有了争论,文官就不可能形成整体意志。朱由检可以选择把支持的声音放大,然后形成决策。
像是磨勘法的事情,反对的官员就很多。但是朱由检通过在朝野制造舆论、影响大臣的态度,再用这些大臣,最终形成廷议。
报纸评论同样如此,以后朱由检可以放大支持自己的言论,让内廷控制的报纸转载,让朝野形成错觉,觉得皇帝的做法有很多人支持。
这样一些官员就会改变想法,同样选择支持皇帝。
所以报纸是一定要办的,要主动打造舆论平台,进而影响舆论。
舆论这块阵地他不抢占,就会被人把持。不能任由士子清议,影响朝廷大政。
东林党这种以讲学和关心时事凝聚起来的党派,也不能出现第二个。
朱由检打算催催吕图南,让他尽快把报纸办出来。最迟崇祯元年,自己要看到第一期报纸。
想着这些事情,朱由检为了进一步分化朝堂上的文官,继续道:
“现在先议一议,两位新增加的大学士,是起复旧臣还是廷推新臣?”
“起复有哪些人起复,廷推有哪些人候选?”
让群臣转向具体官职的争夺,而非和皇帝争夺权力。
群臣果然被这件事情分化了注意力,转向起复旧臣和廷推新臣的争议。
认为要廷推新臣的,以四位内阁大学士为首。他们虽然想增加阁臣,却不愿意新增加的大学士威胁他们地位。廷推新的大学士入阁,自然最为合适。
但是东林党和同情东林党的官员,却认为目前朝堂上有资格被廷推为阁臣的官员大多是阉党,不能从他们中廷推新的大学士,而是先起复旧臣。
但是目前朝堂上的东林党官员少不说,在起复旧臣的问题上,他们同样有争端。
有的认为应起复大学士,直接担任首辅。有的认为应起复所有有资格担任大学士的官员,然后再从这些官员中,廷推出新的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