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脱壳穿甲弹,其实和后世霰弹枪使用的次口径独头弹、或者单发箭形弹更接近。只是朱由检出于习惯,仍旧称之为脱壳穿甲弹。
在经过极致精简后,他把自己要造的脱壳穿甲弹分为弹体和弹托两部份——
甚至连尾翼暂时都省了,留待以后研发。
在他的规划之中,无尾翼穿甲弹是第一期,注重百米以内的穿甲能力和杀伤力。后续还有第二期,更注重穿甲能力、用于对付盾牌和远处的盔甲,那时就需要加上尾翼,让弹体飞行更稳定、有效射程更远,成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研制难点,不在于钢制弹体,而是包裹弹体的木托。要能和弹体固定,还要在枪管中承受火药的冲击,同时在子弹出膛后脱离弹体,完成脱壳——
这个步骤,也是脱壳穿甲弹名称的由来,否则它就会被简简单单地称为穿甲弹。
而且,因为这时的枪械还是前装枪,需要从枪口装弹,用通条把弹药捅进去。弹托和弹体需要结合得更紧密,通条也可能需要特制,以免在装弹时被捅开。
这些难题,都被朱由检交给了吕祥,希望他发挥在木工上的长处,找到合适的弹托。
在朱由检反复解释后,吕祥逐渐看懂了那张图,知道研制弹托,是自己最大的任务。
但他认为尾翼不用减省,可以现在就开始造。用失蜡法铸造弹体,对他来说不要太简单。
对于经常见到弓箭的大明人来说,尾翼也十分容易理解。毕竟箭矢后面,就都带着尾翼。
朱由检却没他这么乐观,说道:
“尾翼容易加上,但是尾翼用什么形状,就需要不断试验了。”
“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确定用什么样的尾翼。”
“先把合适的弹托和弹体材料找出来,尾翼以后再说。”
在空气动力学、弹道学连影子都没有的情况下,弹药如何确定,完全是靠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