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皇帝说以明堂作为国会所在,作为天子与万民商议事务之所。更是让他感觉责任重大,一定要建好明堂。
只是明堂的建造,不一定会交给他。皇帝之前提到的营造研究所,让他产生了些紧迫感。
作为文思院第一研究所,营造研究所的成立,还要在印刷研究所前面。
吕祥这个文思院掌院,是从印刷研究所出去的。他虽然擅长木工,也懂营造建筑,但是要说胜过营造研究所和营缮所的工匠,他并没有信心。
所以他心中已经决定回去后多关注营造研究所的事情,争取在营造上做出功绩,以后好主持明堂的建造。
提到营造研究所的事情,朱由检关注了一下城寨建设项目进展。让提出方案的工匠,去顺天府北面的长城一带关隘修建营寨,实际建造验证。
并且还让吕祥安排营造研究所制定图纸、建造、验收等方面的规范,对营造的各个流程,制定相关标准。
建筑用的砖料、石料、木材、油漆等材料也要制定标准,防止不合格的材料混入,或者用毒害的材料。
例如朱砂这种材料,便被朱由检明令在活人居住的建筑物中禁止使用,要寻找替代的无毒红色颜料,以后对皇宫进行改造。
总之,朱由检想通过明堂这个大项目,为大明的营造行业,制定各种规范。
同时,为了防止明堂像之前的三大殿一样被雷火焚毁、也为了防止三大殿等高层建筑受损,朱由检安排吕祥摸索避雷针,或者说引雷针、接闪杆——用金属导电物体,把接收到的闪电引到地下去。
这件事情,朱由检早就想做了。因为紫禁城的三大殿自从建成以来,已经三次被焚毁,原因都是雷击,引发大殿失火。
每一次焚毁重建,都是耗资巨大。而且对受命于天的皇帝来说,威望上也是打击。
为了防止天启皇帝好不容易建成的三大殿再次被雷击焚毁,朱由检已经迫不及待地安排人摸索避雷针,避免遭遇雷火。
吕祥虽然不知道什么是避雷针,但他知道雷公柱,很多建筑上都有这个东西,说道:
“陛下的意思,是用铜铁之物作为雷公柱,把雷电引到地下去?”
朱由检不知道雷公柱是什么,听吕祥解释之后,才知道是尖顶建筑的柱子,古人早就发现其引雷的作用,所以称为雷公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