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褒奖武勋

“紫阁功臣,确实应该为天下表率。”

“治政或有权变,却不能心存恶意、故意道德败坏。”

把李贤这个人选否决,并且打上了道德败坏的标签。

这让群臣对推荐的人选更慎重了一点,免得好处没捞到,反而被人批判。

内阁首辅黄立极,见到这一幕后,终于代表内阁,又推出一个人选:

“商文毅公三元及第,又辅政宪宗治政,中兴大明。”

“人皆说:我朝贤佐,商公第一。”

“商文毅公,当为紫阁功臣!”

内阁大学士不管怎么说,都被人视作宰相。在于谦这个兵部尚书被排在功臣第一后,他们需要推出一个人选,作为大学士的表率。

群臣虽然觉得商辂的功业相比于谦差得远,有点撑不起来紫阁功臣的称号。但是除了他之外,那一段时间没有更合适的人。

再加上商辂三元及第的事情,让所有经历过科场的文官服气。他们对这个人选,至少不会反对。

朱由检看着群臣的态度,虽然觉得商辂的功业差了点,但是列为紫阁功臣,勉强还算可以。而且因为商辂曾三元及第,民间传扬起来,不会觉得商辂撑不起,不会觉得紫阁功臣是笑话。所以他赞同道:

“商文毅公德业兼有,当为内阁大学士表率。”

“当为紫阁功臣第二位!”

确定于谦之后,商辂排在第二。

然后又对商辂,封赠爵位神位:

“追赠商辂为淳安伯,后裔世袭指挥佥事。”

“朕会向太祖成祖提议,封商辂为严州府城隍。”

只是追赠伯爵,神位也只是府城隍。相比于谦来说,可谓差了许多。

然而群臣想到商辂的功业,大多对此表示满意。

因为很多人猜测,商辂按功绩有可能连爵位都赠不到。皇帝这个封赏,已经称得上大方。

很多内阁大学士和未来大学士,开始以商辂为榜样,争取能有商辂的德业。

商辂之后,群臣还想推荐文臣,朱由检看不下去,说道:

“正统、景泰年间,多有文臣武将立功,甚至被封爵者。”

“他们也应该为紫阁功臣,不能视而不见。”

让兵部尚书袁可立,提出功臣人选。

袁可立得到命令,只能提出人选。

首先是三王伯爵之一的王骥,他是凭借平定麓川的功劳,被封为世袭靖远伯。现在的靖远伯王永恩,就是王骥后裔。

然后是武将蒋贵,与王骥两次南征麓川,立战功第一,累封定西侯。现在的定西侯蒋惟恭,就是蒋贵后裔。

这两个人,都以麓川战功,被列入紫阁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