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十一税和宣传司

以后这些军官需要自己种田养活自己,地多的可以招揽军民户做佃户——

这也是给卫所余丁的一个出路。

但是军户是不允许做佃户的,并且严禁军官使用军户种地,防止军户再次被军官当农奴。

可以说,这次卫所改制,牵扯到方方面面。

甚至连之前规定必须纳银的一条鞭法,也改为了允许纳粮替代——

在不断发生大灾的当下,朱由检需要掌握更多的粮食。

这也是他成立粮食公司和粮站的原因。

只要在卫所试行良好,他就会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地方,允许农民向粮站缴纳粮食,壮大粮食公司的实力。

——

在定下十一税相关的政策后,朱由检又召集温体仁等礼部官员,征收一种新税。

说起温体仁,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识趣了。

作为最先推行官员财产申报的衙门,温体仁在户部所有官吏都被要求申报财产后,也同样要求礼部吏员像官员一样申报财产。

并且在户部实行政务公开后,同样把礼部政务公开,完全跟随皇帝的政策。

这让朱由检对他很是满意,感觉若是好好用,这个人也能做正事。

所以在召见礼部官员时,朱由检首先称赞了温体仁在政务公开上的做法,并且在把主客司划给理藩院后,终于给礼部增加了一个司——

宣传司。

礼乐司的宣传职能,还有出版厅等机构,被划给了宣传司。

以后礼部要负责朝廷的宣传工作,注重引导舆论。

同时成立了新闻厅,设立新闻发言人,向新闻机构和公众宣传朝廷的政策,推进政务公开等工作。

各衙门同样要设立新闻发言人,接受新闻厅指导。

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议会、有产税和卫所改制的宣传,配合这些工作。

这无疑是对温体仁的肯定,让他高兴得满面红光,觉得自己是做对了。

在攻击钱谦益恶了东林党之后,他这一年来主要做的,就是积极追随皇帝,显示自己的忠心。

同时做出实事让皇帝看到,也让有资格参与廷推的大臣认同自己。

在东林党大臣人数还少的现在,温体仁的做法是卓有成效的。

他几乎可以肯定,只要大学士出现空缺,自己必然被廷推入阁。

现在,他和其他有志于入阁的大臣一样,瞄准了明年的内阁更换——

在黄立极确定退下的情况下,内阁必然要新增几个人。

皇帝对他的肯定,无疑是最好的褒奖,让他增加了明年入阁的信心。

不过皇帝接下来的话,让他感觉到有些难办了,因为皇帝要取消乐户,彻底废除贱籍。

在给疍民、堕民、丐户、九姓渔户等贱民加入卫所取消贱籍的出路后,皇帝打算把最后剩下的乐户直接取消,给他们民户身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