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韩爌等人,彻底放下了心,说道:
“既然如此,就该采用新历法。”
“用这种更准确的历法,指导农人耕作。”
群臣大多附和,认为要采用新历法。
徐光启直到这时,才说出最后一点为难:
“新历法完全是按照太阳运行制定,不计算月相时间。”
“而且因为要在干支中插入闰日,生辰八字的运势等方面怎么算?”
“若是实行这种历法,朔望朝、吉时等等,都要重新计算。”
这让听到的人,顿时怵然而惊,知道新历法制定的困难,到底是在哪里。
徐光启说的哪是什么月相,分明就是正朔。
如果正月朔日的时间改了,和正旦不再对应,那对天下来说,都是一场地震:
『改正朔,易服色。』
『这是改朝换代啊!』
升起这个念头的群臣,对新历法再也不想讨论,甚至想立即从这里逃出去。
这件事一个搞不好,天下都会大乱。
提倡用新历的臣子,到时候都要担责。
内阁首辅韩爌,这时就哑口无言。
刚才还支持新历的温体仁,在群臣的目光下也打了个哈哈道:
“生辰八字和吉时,需要道教的老神仙想法子。”
“徐阁老应该和他们多交流,不要因为信景教就不和他们往来。”
然后忙不迭地走了,群臣也纷纷散去。
这场对于历法的讨论,就此无疾而终。
知道内情的群臣,对此多闭口不言。
不过,新历法实行后假期增加到120日,还是被有心人宣扬了出去。
这让很多人看着黄历上标注在旧历旁边的新历法,对此动心起来。
不过正朔问题,仍旧是绕不过的。知道其中厉害的群臣,根本不敢多言。
甚至还有人打算劝谏皇帝,不要用祸国殃民的邪说,要用传统的阴阳合历,而非所谓的太阳历。
朱由检对此是有所预料的,甚至这个风声,就是他故意让徐光启透漏出去的。
否则他也不会在今年不放假,让群臣生出怨气。
他相信只要坚持得时间久了,这些臣子终究会屈服,想出妥善的解决办法,全面采用太阳历。
至于现在,就让他们按旧历在正旦朝贺。反正自己在皇宫,离皇极殿很近。
崇祯三年正月初一,朱由检御皇极殿,举行正旦朝贺仪。
这个仪式之后,朱由检还仿照民间的元旦开笔,在建极殿举行开笔仪式。亲手写下五个福字,赐给去年表现好的臣子:
“常言说‘五福临门’,朕就写五个福字,赐给去年五位劳苦功高的大臣。”
“韩首辅、袁枢密、徐学士、毕尚书、刘先生,你们各取一张,把福气带回家里。”
让韩爌、袁可立、徐光启、毕自严、刘宗周上前,各取一个福字。
这让群臣看他们的目光,几乎连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皇帝新年赐福,这是多大的福气?
那些可能有机会的大臣,对自己去年没好好表现都后悔不迭。
尤其是身为大学士的温体仁,他感觉自己昨天要是坚持拥护皇帝采用新历,说不定今天得到赐福的,就会有着自己。
这让他懊恼后悔的同时,开始琢磨着如何把正旦和朔日分开,不再关乎正朔。
得到福字的大臣,更是一个个喜气洋洋,回到家中把皇帝御笔写成的福字挂起来,甚至制作成牌匾——
以后他们每年都要拿出来,让全家人在这个福字下沾福气。
一位被传言为在世真神的皇帝写出的福字,对民间的吸引力更是巨大。
甚至有许多人慕名前来临摹,写成一模一样的福字挂家里。
规范字表中的福字,也从原本的董其昌手书,变成了皇帝御笔所写。
新年开笔赐福,逐渐成为惯例。(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