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又向徐光启等人道:
“朕之所以要建新钟楼,除了向京城百姓报时外,还有确定北京时间的用意。”
“以通过京城的子午线为本初子午线,也就是零度经线,向西称为西经,向东称为东经。”
“如果赤道为零度纬线,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一般。”
“北京的经纬度坐标,就是北纬39度55分、经度0度。”
“南京的经纬度坐标,徐卿说说是多少?”
徐光启算了一下,说道:
“南京的纬度约为三十二度半、比北京偏东一度。”
“南京的经纬度,约为北纬32度30分、东经1度。”
朱由检抚掌赞叹,向徐光启道:
“很好!看来徐先生是明白经纬度了。”
“今后就派人去各省省城,测定经纬度坐标,绘制更精确的地图。”
“各地和京城的时差也要确定,公务上一律采用北京时间。”
这种事放在后世很简单,但是在通信不方便的现在,却有很多困难。
现在各地的计时仪器主要是日晷,所采用的时间,自然是当地时间。
徐光启估摸了一下其中的难度,向皇帝道:
“如此要确定各地精确的经度,计算出和北京时间的差异。”
“然后用日晷测出的时间,校正为北京时间。”
“臣担心地方没有这么多懂天文的官员,时间校正的事情,都要靠钦天监。”
“钦天监要做这件事,需要扩充人员。”
如今钦天监属于内廷,经费由内廷划拨。
朱由检想了一下,决定还是慢慢来。毕竟如今他的财政状况很紧张,无法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钱财。
大明学习天文的人也不多,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人才。
所以他无视钦天监官员渴盼的眼神,向徐光启等人道:
“先测定经纬度再说,大明的地图需要更精确些。”
“测定经纬度后,时差也就能计算出来了。到时候制作成表格,让各地套用调整,通报北京时间。”
徐光启点了点头,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