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酣战之后,陈雪茹依偎在张沈飞怀里,再张嘴的时候,已经变得格外温顺:
“大飞,我们居委会现在提出要公私合营,说是红头文件都已经下来了。
明儿,组织的还有公私合营动员大会,所有的商户必须参加……”
“大飞,咱们前门街道现在最出挑的两个女商户就是我和徐慧珍了。她这个人什么都爱争先进,我觉得这次大会,她八成要当出头鸟,出尽风头。
你觉得,我要和她争一争吗?”
张沈飞一挑眉,又是这件事啊?
转念一想,也是,公私合营对商户来讲,算的上是头等大事儿了,如今到了抉择的时候,慎重一些也是正常。
只不过,
陈雪茹这生意跟徐慧珍区别还是蛮大的。
那小酒馆拢共七八张桌子,几十平方的地方。固定资产就一些二手的桌椅板凳,两个货架,一个柜台。
活动资产嘛,三坛子不同档次的白酒,一桶啤酒,五六样小菜,再没别的。
当时投资他也看过账本,拢共也就花出去百十块钱,一个月就回本了。
都说船小好调头,小酒馆的收入在外人看来不少。
但对拥有轧钢厂工资,稿费,蔬菜店收入,夜狼财产,卷笔刀厂工资等好几份收入的张沈飞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所以他才放心的让徐慧珍折腾,他知道那丫头肯定会按照电视剧里那样当出头鸟,第一个参加公私合营。
电视剧中,徐慧珍就是因为当了这个出头鸟,后来才在居委会主任大娘退休后,当上新的居委会主任,吃上公家饭。
也是因为当上了干部,她在起风之后,才有了自保的能力。
对小酒馆来说,公私合营早晚要参加,时间跨度不过一年多一点,少赚的也就那一点儿。
用少赚的那一点换来一个居委会主任的位置,无疑是划算的。
但对陈雪茹这边不同。
陈家是四九城的大资本家,甭看陈雪茹手里只有一个丝绸店,但也不是徐慧珍的小酒馆能比的。
这丝绸店上下两层,加起来二百多平。这还不算仓库的面积。
店里雇佣着好几个服务员,还有账房,做衣服的裁缝。
店里的丝绸都是从苏州过来的,一匹布的价格便已经抵得上徐慧珍店里一坛酒。
而陈雪茹店里的所有布料数量,最起码小两千匹。
除此之外,还有店里的各种固定资产,也都价值不菲。
现行的公私合营政策是四马分肥,到了1955年下半年会转为定息年息百分之五。而到了1956年一月,四九城会完成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对陈雪茹来说,如果选择错误了时间,差的利润可不是一星半点。
张沈飞深思一阵子后,告诉陈雪茹,公私合营只是第一步,到了后面,所有的私营企业都要改姓。
如果陈雪茹愿意听话,那么这次公私合营动员大会别冒头。
“不止这次不冒头,后续不管居委会怎么动员,你都要稳住,不到最后一刻不要答应。
而在这期间,你要尽可能的扩大经营,把店铺面积尽可能的扩大。账目上想办法把资产尽可能的做多,越多越好……
还有布,遇到打折的处理的,你就多进一些囤起来,但是进货单上的价格要写上原价或者尽可能的高一些。
这些东西我一个外行不懂门道,但你纵横商界多年,应该总有办法。”
实行定息之后,年息是按照资本家的资产来计算的。资产越多,拿到的定息就越多。
只要陈雪茹的店铺足够大,明面上的资产足够多,到了最后参与进公私合营的时候,就能拿到更多的分红。
至于说利用这一年多的时间,扩大出来的店面是赚钱还是亏损,便宜进来的丝绸一年多后能不能卖出去,那就不是他和陈雪茹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陈雪茹没有前后眼,自然对张沈飞的安排看不真切。
但因为她是在资本家家庭长大的,对跟商业有关的东西有着敏锐的直觉。
之前其实她已经隐约察觉到不对劲,但说不上来。但张沈飞今天的一番话,她的心中便已经豁然开朗。
不计回报的扩大经营,还要盲目的囤货,这样做的目的,不就是找接盘侠吗??
至于那接盘侠是谁……
陈雪茹没敢再想下去,她只是压低嗓子:“这法子靠谱吗?不会最后把自己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