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赢得这场意义重大的战役,迪特里希·冯·默尔斯老主教选择了御驾亲征。他的才能当然无法指挥大军,但他的存在可以极大鼓舞本军的士气。
雇佣兵是为战争而生的职业,拥有远比征召兵高明的厮杀技巧,组成的大方阵足以摧毁任何意志不够坚定的贫农士兵。
但雇佣兵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毛病实在恼人,每当追击的机会来临,这些家伙总是忙着争抢战利品,为钱而战的亡命之徒终究不如为保卫乡土而战的民兵靠谱。
所以,迪特里希才必须亲临现场督战,保证这场残酷的攻城战不会出现太多临阵脱逃开小差的逃兵。
今天是1453年的最后一天,腊月严寒,天干气燥。
科隆军的将士们在战场上度过了平安夜和圣诞节,如今又将在战场上度过跨年夜。
平安夜与圣诞节是欧洲人民最重要的节日,地位等同于亚洲人的春节。迪特里希明知道全军上下无数人渴望在圣诞节回家团圆,但克莱沃公爵的主力就在杜伊斯堡城中,他难以舍弃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解决圣诞节开战后将士士气低落的难题。
此外,还有一件事。年近七十岁的老主教的身体承受不住行猿营帐的森寒,他将军队驻扎在杜伊斯堡西岸的克雷菲尔德郡,在温暖的壁炉前驱散苍老躯体内的寒意。
迪特里希向窗外哈出一口冷气,浑身哆嗦了一下。
今年的冬天,或许连上帝都在为东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悲伤,天寒地冻,气温较往年格外冰冷。
老主教的前半生从来没有见过早霜,但今天早起洗漱时,他惊奇地在窗棂的檐下发现了一排整齐划一的冰锥,这意味着在最寒冷的黎明前后,气温一度降下了零度。
摄氏度的概念直到1742年才由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提出,但不妨碍老主教有一套自己感知世界的办法。
这场战争,拖不得了。
一旦进入最冷的二月份,气温还可能进一步降低,到那时,驮马成批冻死,士兵缺少冬衣御寒,军队的损耗将高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迪特里希拿起门口衣架上的羊绒大袍,里三层外三层地严实裹好,这才推门进入刮着寒风的外界。
来不及考虑太多,1454年1月1日,科隆军第二次渡过河桥,向被包围中的杜伊斯堡发动了二次攻势。
杜伊斯堡位于鲁尔河和莱茵河交汇处,在后世,这里将发展为德意志的工业心脏,即繁荣的“鲁尔工业区”,是德国敢于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真正底蕴。但在如今,人类尚没有技术探明深藏地底的煤、铁、硫,这里与其他德意志地区唯一的区别就是土地肥沃一点而已。
科隆军与克莱沃军所展示出的,乃是最为纯粹的冷兵器攻城战。云梯高架,抛石击墙,滚木礌石,热油泼脸……这一套自亚历山大东征时代就在使用,甚至更早在罗马帝国时代便风靡欧洲的老一套,至今仍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