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你这么聪明我也不笨

胡会计笑着坦诚道:“我在报纸上看到的,当时觉得好,就摘抄到记事本上了。这次正好拿来用。”

做笔记、写日记、记账目,这些习惯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此时是很多人都会做的事。

这个年头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查资料相当难,手头的记事本就是最好的东西了。

看到报刊、杂志,感觉有用的东西,都会摘抄下来,以备将来可能用得上。

人的记性很不可靠,很容易转头就忘记了。也不能说是忘记,应该说是想不起来。

‘忘记’和‘想不起来’,这两者还是有些区别的。

考试的时候最明显,脑子里是记得的,但是要写的时候就是想不起来;翻开书的时候,哦,原来是这样。

有个记事本,就可以帮忙恢复模糊的记忆,把事情想起来。

也不一定全是这么正经的事情,也可以用来记些歌词什么的。

抄歌词,应该是很多人都做过的事情。

李铭自己就有个小本本,除了记事还记仇。

一通忙活好。

高建德带着几名半大小子把几筐新鲜采摘的香菇抬了下来,“小铭哥,今天的香菇又更少了。”

“就这么一点都费了我们好多时间。”

李铭夸奖道:“辛苦你们了。这茬香菇差不多要摘完了。你们的功劳不小。”

采摘香菇是件很耗时间的农活,一个人一整天差不多只能采摘200-500斤,高低要看每个人干活的勤快劲和出菇数量的多寡。

整个香菇种植过程都是很耗人工和时间。

发达国家搞不来的原因,除了技术不如我们国家,人工成本也是一项很大的支出,枯燥乏味的重复工作,还是农活,很多人是不乐意从事的。

得到了称赞,高建德很是高兴,积极问道:“要多久才会有新的香菇冒出来?”

李铭就喜欢这样朴实肯干的年轻人,“第二茬香菇不用多久。按我给的资料认真管理就行。”

身兼数职的高建德保证道:“你放心,我肯定会管好。”

李铭同众人说道:“香菇数量其实不少了的,要的单位太多了,变得不够分。”

高队长凑趣道:“大热天能吃上新鲜的香菇是个稀罕事。”

李铭看高建成等人装车,“很多人是想尝试木屑种植的香菇跟山上采摘的有什么区别。”

有提前疏蕾长势不好的香菇,不可能扔掉那些小菇蕾,他就送给了向阳花大队当做人情。

高队长也品尝过小菇蕾,“吃起来好像跟山上的一样样。”

高连长也说道:“一样香得很。”

“本来就是一样的东西。”李铭心想,一年吃不到几回的人能分辨出来才是见鬼了。

78年的时候,所有菌菇类合计的人均占有量才100克,再去掉出口的数量(菌菇罐头、干香菇),真正吃到嘴里的更少。

“也就是现在有充足的新鲜蔬菜吃了,这些人会稀罕少见的食物。”

“城里市场上卖的蔬菜,1毛钱随便拿,想拿多少都行。”

不是李铭胡扯,短期大量蔬菜上市,卖不动了真就是这样处理。

生产队的人才不会管城里的人有菜吃不过来,没菜的时候望眼欲穿。

他们赶种一些生长期短、又不好保存的菜,快速完成产量任务,把奖励拿到手了就行。

你这么聪明我也不笨!

各个生产队的蔬菜上市时间也就凑到了一起,花样也基本一样,城里的人根本吃不过来。

西红柿、茄子这样的还能卖1毛钱使劲拿,做成西红柿酱、茄子干之类的;像菠菜那些不好保存的,甚至不要钱,随便拿。

没卖出去烂掉了,处理起来还更麻烦。

地里的菜又必须按价格全额收购,蔬菜公司老做赔本的生意。

胡会计也是经手人,“这几个月是蔬菜上市的旺季。”

“最近蔬菜公司过完磅秤,钱付给了我们,都懒得运回城里,直接让我们拿去喂牲口。”

李铭也没想到他的高产蔬菜种子还加剧了这样的情况发生,“运回去也卖不掉,这样做,蔬菜公司还能节省些汽油钱。”

高队长也门清,“等8月、9月没菜了,又急急忙忙找我们要菜。不是第一次这样了。”

重新种植的还没上市,等要上市的时候又凑一起。

以成本来定价,产量越多赚的越多,为了生产队的利益,全队上下都会要求这样做。

按月分配任务的话就有些为难人了,此时的工作重点是主粮,菜可以靠边站,特别是蔬菜。

而且,开春的时候大片的田地不种点东西,别人还会以为生产队的生产出了问题。

暂时是无解的。

几千里外。

港城。

新蒲岗,大牌档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