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按个手印吧,俊玲姐作为见证人,要不也跟着按一个吧?”
刘洪昌又掏出了一盒印泥出来说道。
这些都是刘洪昌去姚国发办公室,找纸写协议的时候,征用过来的。
本来只想有个签名就够了,但是看到了印泥,随手也就顺便拿过来用了。
要是有个单位领导,街道办公人员,街坊邻居的手印,这个协议就更正规了。
不过这样也能用,也不是必须要兴师动众。
“行,我也跟着按一个。”刘洪昌的不信任操作,搞的高俊玲多少也有一些无语。
“文涛什么时候可以去上学?”
何文慧按完后,把协议给刘洪昌递了回来。
这种单方面对刘家有意的协议,就不需要第二份留给何家了。
“等下一个星期吧,我先要跟你说一声,何文涛他既然被学校开除了,以前的学校肯定就回不去了。”
不让何文涛回原来的学校,主要是刘洪昌和校长不熟。
这个事情,刘洪昌当然是自己怎么省事怎么办。
“行,换一个学校没问题,他这样回学校,也不好面对老师和同学。”
看何文慧不太满意,高俊玲在旁边说道。
不说教学质量怎么样,单是换一所学校离家远,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就挺不方便的。
“也不是很远,就在城郊,孩子每天早起一个小时就行了,不耽误每天回家。”刘洪昌还贴心的解释了一下。….
也不知道这两个女人,能不能给刘洪昌一个暖男的好评。
刘洪昌倒是考虑过,把何文涛发配到更远的地方。
太远的不说,刘洪昌对煤矿有一点心思,所以跟煤矿的谢科长,一直保持着联系,关系维持的不错。
煤矿方面都是一套领导,各方面配套都属于煤矿的下属单位。
让和何家挺有渊源的谢科长帮忙,把何文涛安排到煤矿小学,挺简单,一句话的事。
但是考虑到何家接受不了,单是孩子上学住校,伙食费何家就承担不起,何家不会接受,才放弃掉了这个想法。
“行,小孩儿走点路不算什么。”还是高俊玲应道。
周末的时候,刘洪昌请郊区小学的校长,吃喝了一顿。
还送出来一条华子,就为了校长能多“关照”一下何文涛。
主要是千万不能惯着孩子。
不能因为给刘洪昌面子,就给何文涛优待。
对孩子还是要严格要求,该打就打,该骂就骂。
经历过少管所的人,有被管教的经验,就不怕的就是被管教。
从校长手里拿了一张入学的条子,给何文慧之后,孩子的事就算完美解决。
解决掉何家那边,刘洪昌回老刘家之后,也没声张。
先是踏踏实实的给孩子上了户口,孩子当然记在了刘洪昌和杨麦香的户口本上。
孩子的话,现在让王翠兰照顾,其他人都帮忙,就算是最好的结果。
王翠兰喜欢孩子,乐意做这个事是一方面。
让杨麦香完全接手过这个孩子,多少有一点不公平。
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处出来感情之后,自然接手过来最好。
就算杨麦香一直想要一个孩子。
突然塞给一个现成的孩子。
虽然是省了怀孕、生育的痛苦,但杨麦香不一定就乐意省去这些过程。
最重要的还是,有何家的随时威胁。
刘运昌就不敢乱打孩子的主意。
不敢偷偷把孩子抱走,就省了刘洪昌担心有家贼,有人要偷自己的娃。
等刘运昌和吴小英,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就不会惦记自己的大侄女。
时间过的挺快,眨眼就过去了三年,从八十年代初期的81年,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的84年。
南方可能日新月异,但是对宁州这个普通的北方小城来说,并没有什么质的改变。
城里的主要人员,还是各个国企,集体单位的工人。
思想方面也没什么转变,就算年轻人,大部分也都是更看重国企工人身份。
虽然宁州最近的三年,比之前十年改变还大。
但是因为七十年代的十年,各方面基本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