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帝还更好,像他们这些开荒刚安定下来的流民,五年不收税,五年过后也只收三成,听说还永不加赋。县城的官吏一个个下乡宣读皇帝的诏令,使景国皇帝赢得了民心。
不管南洲那边的安国皇帝如何暴跳如雷,东洲投降的事已成定局。
当然也没有多少时间让他生气了,景国接管完东洲,就发动对南洲的总攻。本以为集结了整个安国精锐部队的南洲会多坚持一段时间,结果也就两个月的时间,安国就宣告灭国。
元熙一点也不意外的关闭面板,悠闲的在庄子里晒太阳。
有东洲打样,南洲不少官员甚至将领投降的很爽快,说投就投一点儿也不带犹豫。景国的军队是早上到的,城门是中午开的。
导致景国的讨伐势如破竹,期间也没遇见什么像样的抵抗,就连安国的精锐部队也是一触即溃。安国皇帝直接在行宫里自焚了,还带走了一群妻妾儿女;剩下的皇室成员,有血性的直接殉国,其他的要么逃走,要么被动殉国。
时间飞逝,元熙在死前一月有所预感,找来了张家村现任族长,立字据给几个儿子彻底分家。其实他私底下跟几个儿子早就分好了,现在叫人过来就是做个见证。
后半辈子他没干什么正经事,经常都在吃喝玩乐,偶尔给村里的族学上两堂课。
这个族学是老族长在世的时候盖的,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夫子。所以都是由元熙跟他哥两人经常轮流着做夫子,教村里人识字,不拘是大人还是小孩,也不拘男女,都可以过来学习。
张家村也算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村里大部分村民都识字,县令很开心,他治下文风昌盛,也是一大功绩,尤其是他要连任好几年,要是张家村再出几个有功名的人,那就更好了。怀着这个心思,他还特地嘉奖了张家村一番,给村里推荐了一位夫子。
在这个世界元熙最终活到九十二岁,寿终正寝。
………番外………
我叫秀秀,我还有个妹妹叫慧慧,据祖父说是取自秀外慧中这个词。
在家里我还有个福气包的称号。
听我娘说是因为我小时候在院里挖出了一罐金银。
说实话,我是没什么印象的,不过我娘应该不会骗我。听祖父说逃荒的时候要是没有那笔银子,家里要死好几个人。
关于逃荒我脑海里只有一点模糊的印象,我对小时候的记忆大部分都是在祖父海边的庄子里,那里可真好玩。
六岁的时候,我跟父母还有弟弟就搬到了县城里住,祖父说我爹有几分做生意的天赋,听说是他老人家投资了一笔银子,还时不时的出主意,我爹的生意才越做越大,在县城有好几家铺子,还买了座大宅子。
大宅子很大,方便我爹接祖父过来住,还给大伯他们准备了院子。
不过祖父不喜欢来县城住,他最喜欢的还是那个庄子,其实我也更喜欢那个庄子,城里有点无聊。
又是想念村里玩伴的一天。
好在爹每个月会带我们回去住一段时间。
八岁时,大哥张繁考上了秀才,我一下子就成了秀才的妹妹。我娘总说,有了大哥,我以后可以嫁得更好。
十一岁时,大哥考上了举人。我们家的生意也从县城扩大到府城,听我爹说是因为有了大哥这个靠山,他才会把家里生意扩大到府城。我家也从县城搬到府城,大哥要在府城上学,也算有个落脚点。
我时常在想,是不是等大哥考上了进士,我爹还会把生意做到京城里去。
又过了三年,大哥考上了进士,我爹的生意又跟着扩大了规模,不过倒是没往京城里开。
我问过爹为什么?
他说这是祖父告诉他的,咱们家没什么背景,还是不要去京城那个一块砖下去能砸到三四个官员的地方。不过我爹在京城里买了一座二进的院子,花了四五千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