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兴奋和好奇的模样,让叶新夏觉得跟她来的不是已经成年的林筠初,而是林婶儿刚满三岁的小儿子,太能闹腾了!
眼瞧着太阳从正空慢慢向西偏移,叶新夏不得不拉着林筠初先去办正事。
林筠初恋恋不舍地看着金铺里的金器,一步三回头,那些金器是真漂亮,做工精巧,款式也好,叶新夏戴着肯定好看,就是价格太高,买不起。
离金铺不远,就是叶新夏要去的铺子,锦绣堂。
锦绣堂是看着就是个卖衣服的铺子,但实际上锦绣庄旗下的众多小铺子之一,业务范围比一般的衣铺和布庄广多了。
一般的衣铺或者布庄也就卖个衣服和布匹,底子好一点的除了会培养自己的绣娘,也会从散户那里收些实用的绣品,用在衣服、枕头、被面等实用品上。
而锦绣堂不仅涵盖这些业务,收的绣品除了实用品还有观赏品,如屏风、挂轴、台屏等,另外也会收一些皮毛,因此绣工好些的散户或者猎户会优先到锦绣堂问问是否会收,待锦绣堂回绝之后才回去别家看看。
锦绣堂做生意良心,也有心扶持一些有一技之长的百姓,所以在发现有很多散户过来卖绣品、皮毛等东西的时候,每次大集,门店都会特意安排两个人来负责散户的工作,要是碰到技术好的,还会直接签下来,成为锦绣堂的正式工。
难得是镇上的大集,锦绣堂的人络绎不绝,散户窗口的人也排了不短的队伍,叶新夏拉着林筠初过去,站在队伍末尾。
林筠初爱玩,但不是不懂事,办正事的时候,再怎么想玩都能静下心来,仗着个子高视力好听力不错,观察了一会儿窗口的情况,就知道自己在排队干啥了,开始给叶新夏做窗口状况解说。
“新夏,你绣得怎么样呀?我看前头好几个都没收呢……啊,有一个收了,还得了不少钱的样子,唔,她好像还要登记名字和住址,被收了绣品的都要登记名字吗?”
“不是每个都要,一般就是普通的买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登记名字和住址的,看样子是绣工不错,锦绣堂想招她做工呢;如果她想做锦绣堂的绣娘的话,店家还会给她细一点的料子,过一段时间拿成品过来,绣得好就签契,不行的话,店家也会给绣品的工钱。”
叶新夏话音刚落,林筠初就看见窗口那里递出来一小卷布料给登记了名字的那女孩子,不由得点点头:“这锦绣堂看着不错啊,看起来至少不坑人的样子,在他们家干活待遇也不错吧?。”
“应该是不错的,听说他们家的绣娘伙计一个月能有一两的工钱,每天上工四个时辰,每个月可以休息六天,别家的店小二虽然每个月也有差不多一两的银钱,但是只能休息一两天。有时候赶工得多做些时辰,锦绣堂还会补饭和工钱,家远的还可以住在店里。好多人都想在锦绣堂做工,就是我绣工不够好,可惜。”
叶新夏一边说一边叹气,羡慕得看着前边领了细布料的女子离开,要是自己能在锦绣堂做工,就不必在平日里连煮顿饭都要计较着放多少米了。
林筠初不知道知道这边的物价到底怎么样,虽然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一个月了,但是实际接触金钱的机会并不多,听叶新夏这个本地人说锦绣堂待遇不错,想来相比之下那应该是很不错的,于是转头安慰叶新夏:“慢慢来,多练练就好了,总有一天能绣好。”
“嗯,会的。”
叶新夏也认同地点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因为锦绣堂实际进行登记的并不多,所以队伍挪得挺快,很快就到了叶新夏。
叶新夏把这几个月绣得帕子都递给窗口的工作如人员,锦绣堂叶新夏来过几次,和窗口负责收货的李大娘还挺熟:“李大娘,麻烦看看这次能收多少。”
李大娘一听这熟稔的语气,就知道是熟人了:“来啦,我看看啊,还挺多,攒了好几个月了吧?”
李大娘翻看手中的绣品,选了十来张帕子,分类好后拿给叶新夏:“这些绣得都不错,上面那三张每张二十文,中间那五张,每张十五文,下面的就是每张十一文,十二张帕子一共一百七十九文,给你算一百八十文,你看看价格可还行。”
叶新夏看了被选中的十二张,价格最高的都是最近一个月绣的,而且被选中的数量也比先前预设的要高,叶新夏很满足:“行的,谢谢大娘。”
李大娘也爽利,当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把没被选中的帕子和一百八十文钱一道给了叶新夏,还笑着鼓励道:“绣工有进步,要吃绣娘这行饭就得好好磨,说不定再过段时间就能到我们这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