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是西印度群岛远征、1596年加的斯远征、埃塞克斯-罗利远征。】(注1)

【可惜,这三次远征和第一次远征一样,指挥官们只要一出海就不听女王命令,各行其是,远征结果也跟第一次一样,既浪费钱财,又没有达成既定目标,不仅如此,德雷克和霍金斯在失败的远征中患病去世,无奈之下,伊丽莎白彻底结束了海上行动。】

甩开有关法国的思绪,亨利八世紧皱眉头。

他觉得这些不听指挥的舰长们不一定是因为私人目的才对伊丽莎白的命令视而不见,更可能是因为伊丽莎白没有亲自在战场上建立过功勋,没有足够的威望镇压士兵。

【连续远征失败打碎了伊丽莎白在1588年建立的荣耀。在外,伊丽莎白没有继续建立功勋,在内,伊丽莎白的政府也开始受到挑战。】

【1595年,伊丽莎白已经62岁,这个年纪已经相当大了。当然,西班牙的腓力比伊丽莎白年纪更大,但伊丽莎白相比腓力有一个更大的劣势,她是女性君主,天然会被人轻蔑。】

果然如此,亨利八世心想。

如果伊丽莎白是男性,她可能就不会面临这些问题。ԧłʂΫ

【年轻的时候,伊丽莎白可以凭借手段和人格魅力压服廷臣,但她老了,一直跟着她的臣子也老了。】

【在伊丽莎白执政过程中,她并不喜欢提拔年轻的廷臣,围绕在她身边,替她管理国家的大臣们多数都跟了她十几二十年,他们互相了解,配合默契。伊丽莎白的枢密院人员并不多,她接手枢密院时,里面人员庞杂,整个枢密院成员高达近三十人,在她的陆续裁减之后,到执政后期,枢密院只剩十人左右。但用人的眼光非常独到,或者说伊丽莎白肯给与这些廷臣们非同一般的信任,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英格兰贵族们无意识地瞥向亨利八世,然后在国王陛下发觉之前收回目光。

他们的陛下就非常暴躁,也不信任大臣。

【伊丽莎白信重的大臣们都非常有用。比如她的首席大臣威廉·塞西尔,从伊丽莎白执政开始一直到他1598年去世的三十多年间都占据着首席大臣的位置,伊丽莎白对他的信任无与伦比,英格兰的多数政治决策都有他的经手。还有开创性一手打造了英格兰情报间谍机构,揪出苏格兰玛丽刺杀阴谋的沃尔辛厄姆,在首席秘书的位置上干了17年,效力伊丽莎白则长达二十年。在海军机构担任重要职位的约翰·霍金斯,一手促成了英格兰皇家海军的改革,他的改革是英格兰打败无敌舰队的重要因素......】

【然而这些得力的臣子们从1590年开始陆续去世,新生力量进入枢密院,年轻气盛的廷臣并不服气一个“老处女”的领导,年老的女王不再能压服枢密院,威廉·塞西尔的儿子和女王宠臣埃塞克斯伯爵互别苗头,廷臣们纷纷站队,将伊丽莎白抛到了后面。】

【进一步打击伊丽莎白声望的是爱尔兰的叛乱。1594年前,爱尔兰曾爆发过三次叛乱,但都被镇压。到1594年时,爱尔兰在休·奥尼尔的领导下再次爆发了一场大叛乱,西班牙出于对无敌舰队战败的报复,暗中资助了爱尔兰叛乱。为了镇压叛乱,伊丽莎白的国库付出了沉重代价,到伊丽莎白去世时,英格兰国库负债300万,跟她接手国家时的负债差不多。】

【无用的远征、战争巨大的投入都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再加上当时英格兰气候不好,农业连年歉收,伊丽莎白为了不花自己的钱嘉奖廷臣而颁发的垄断买卖权都导致物价上涨,人民怨声载道。整个国家都开始怀疑伊丽莎白的统治。】

【1601年,伊丽莎白出行时,人民不再欢呼“天佑女王”,他们甚至希望这个女人能早一些死去。】

【1603年3月23日,病重的女王已经无法说话,在指定了詹姆斯六世为继承人后,伊丽莎白于清晨在里士满宫去世。荣光女王也逃不过生命尽头,最后暗淡谢幕,持续了118年的都铎王朝在她手中终结。】

宴会厅很安静。贵族们小心偷觑国王的脸色,发现他面色沉重,但没有发怒,心情放松了一些。

【尽管有晚年的政治失利,但伊丽莎白仍然是英格兰历史上最重要的国王之一。在她的统治下,天主教和新教的矛盾得以解决,奠定了英格兰稳定的政权基础。对阵无敌舰队的胜利,提升了英格兰民族的自信心,英格兰在全球的殖民计划得以初步展开。大部分时间繁荣昌盛的经济也催生出了英格兰灿烂的文化,伊丽莎白统治时期也被称作英格兰的文艺复兴时期。】

【好了,伊丽莎白时代落幕,关于都铎王朝的故事也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up的支持,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