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收编马家帮

黄元先拉上马家帮,在窝棚区东南边缘,靠近南河的位置建了一座砖厂。泥土可以就地取材,但燃料需要购买,成本还是很高的。所以目前大家所需的砖石都是从外面采购,没人想过要建一座砖厂。

黄元在步街的买地事业进行的也相当顺利,他在南门日报上买了版面刊登长期广告,还雇佣了十个伙计负责接待登门的客户。

第一批买地的,竟然不是想象中的大户,而是一群颇有家资的中产偏上家庭。他们基本都是在街区租住,无法拥有自己的房子,不是买不起,而是买不到。作为稀缺的,可以传家的地产,街区的业主们普遍不会出售房产,除非破产。出售一般也是优先选择亲属出售,很多人卖了房子后,自己还住在里面。所以街区始终没有公开透明的房产市场,是这些有钱的租户的一大痛点。

解决客户的痛点,自然财源广进。这些租户买不起太大的地块,也不需要太大的地块,像城里的洋房,10米宽度就足够他们建成前后带花园的豪宅了。况且街区的地块纵深可是有30米的,于是10×15米成为热门地块。旧街区20×30米标准地皮在这里被一分为二,面北的售价180金,面南的反倒更低一些,只要120金,因为南面靠着窝棚区。

随着地皮不断出售出去,逐渐有人开工,黄元刚好又向这些人推销他的砖瓦。

黄元这边的地皮上日渐热闹起来,位于中间位置,百人团的地皮上却一直没有动静。因为他们无法对如何使用这片地皮达成一致,百人团甚至包下了酒楼连续开会。

利益分歧太大,以许恒达为代表的一群食利阶层,甚至想要垄断这块地皮。许恒达表示他可以将整条街建成平价公寓,因为新街的水塔修建的更高,供水压力更大,所以这些公寓可以建的更高,不受地块限制的话,居住面积至少比老街提高五倍,每年租金收入能达到七八万金。如果将这块地皮交给他,他愿意给百人团其他人高额分红。

周大风那样的零售商群体,则希望按照他们的要求自由划分地块,修建更符合他们需要的商业建筑。

占百人团主流群体的富人,则希望分割更大的地块,修建符合他们身份的豪宅。他们被街区固定的地块限制,不管多有钱,都只能拥有统一的宅地,完全无法体现他们的身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的想法还不一定保持不变,所以一直开会,一直讨论不出一个结果。

最后竟然开始有人找黄元的置业公司去定制地块去了,这种情况下,百人团才达成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按老规矩,划分标准地块,刚好能划分出三百多块,一家三块。这个遵循那个金老太爷当年制定,理想化的,给街区带来很大麻烦的规矩,反倒成了唯一能被大家接受的办法。

地块划分好之后,这群在街区经营了上百年,一代代积累起来的最富裕人群,立刻就迫不及待的行动起来。他们看到对面黄元的地块上早就一片繁忙,带着一副竞争的心态不惜工本的加大投入,等不及冬天过去,急切施工。毕竟对有些人来说,做生意抢占先机意味着优势。

他们连横合纵,许恒达联系了十几户,将他们的地块并在一起开始修建平价公寓。周大风投资修建更气派的金银楼。许多富人开始修建豪宅。

这样的情况,让新建的第三街,从一开始竟然隐隐有了一种富人区的味道。因为自由划分的小块地皮,将那群曾经蜗居在租屋中的隐藏富户吸引了过来。百人团中的大富豪,则开始在自己分配的土地上建造豪宅。

富人的涌入,意味着财富的涌入。街区和平秩序下,积累了百年的财富,在源源不断流入新街。这里迅速火热起来。

让这里人气爆火的另一个原因,还是这些投资者有信心。这里可不是某一方势力单打独斗,而是马家帮、百人团合作的成果。

马家帮摇身一变,成了天天在街上巡逻的巡逻队,背后还有旧街区的战斗队威慑,南门镇三大势力中,唯一没有进入街区的刘家窝棚此时就是多眼红,也不可能同时跟另外两家开战。

牛大元最近腰杆子都直了很多,穿着治安所长的体面制服,经常身边带着几个同样身穿制服的兄弟在刘家窝棚附近晃悠。

唯一让牛大元不太满意的地方是,百人团没有让他组建战斗队,理由是没有武器。战斗队使用的制式步枪都是从银光城买来的,这东西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街区一共就只有三千支步枪,最早还是金老太爷时期借来的,后来就形成了管理,银光城只提供三千支步枪,旧的坏了换新的,多一支都没有。

所以牛大元的手下们,换了崭新的制服,领取巡逻队的工资,却还是只能拿着土枪,甚至土枪都做不到人手一支。

不过一切都再往好的方面发展,牛大元要来的那块地皮越来越值钱,想从他手里买走的人开价越来越高,从最初的1千金,到3千金,最近那个许恒达已经开价5千金了。

那可是整条街十分之一面积的地皮啊,牛大元混帮会,不识字,但不代表没脑子,他早让他的账房算清楚了。那块地皮按照黄少爷那种卖法,甚至能超过1万金。光是这笔钱,就让他觉得卖了马家窝棚都不算亏。

一方面在老对手刘家人面前长了脸面,一方面还得了实惠,一时间牛大元有种志得意满的感觉。他不知道的是,一张笼罩向他的阴谋之网,已经悄然展开……

寒假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一半,一场大雪让世界静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