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除了运气足够好外,也因为双方“恰巧”都穿着相同颜色的军装,一度让圣战军战士们误以为是自己人,全然没有防备。
觉察到扬帆城援军之后,阿列克谢先是确认了路德维希指挥部的位置,而后果断率领第二步兵团发起进攻。
在遭到突袭的情况下,震惊的路德维希倒是完全没有慌乱,首先否决了周围人撤退的建议,而后率领卫兵依托周围的堑壕工事,对突然扑上来的阿列克谢展开了顽强的抵抗。
没办法,他实在是太清楚自己麾下这帮胆小鬼的士气了;万一指挥部被对方拿下,刚刚胜利的战斗立刻就要反胜为败——何况他对自己亲手布置的阵地相当有信心。
面对着错综复杂,密如蛛网的堑壕工事,兵力局部占优的第二步兵团竟然无法发挥人数优势;无论阿列克谢高喊多少次“直取军团长人头!”,挥舞着烈焰长刀亲自带队冲锋,也无法突破区区两百多卫兵组织的封锁线。
眼看战局彻底无法逆转,他也只能带着步兵团抢在被包围前赶紧撤退;注意到这支“友军”的扬帆城守军立刻前来接应,在阿列克谢撤退道路的两侧列阵,左右夹击,直接歼灭了追击的敌人。
成功汇合的双方虽然击退了进攻,但也已经无路可选,只能向扬帆城快速转进,扔下在自己阵地中凌乱的路德维希。
太过“简单”的胜利加上军团长险些被干掉引发的不安,让圣战军迅速分裂成了两派:一边觉得应该乘胜追击,彻底攻克灰鸽堡,扫荡扬帆城周边聚落搜集物资,彻底控制整个扬帆城地区再进攻重兵驻守的城市。
另一边则认为既然威胁已经暂时解除,那就应该撤退,继续围攻扬帆城;灰鸽堡也好,周围的殖民地也罢,都不是他们的任务目标,没必要冒风险做多余的事情。
双方的人数几乎是一半对一半,而且都无法说服对方;军队东拼西凑造成的恶果在这一刻彻底暴露了出来:路德维希可以在他们没主见的时候强行让他们服从命令,可只要爆发矛盾,选择任何一方都会引起另一边的不满。
迫于压力,路德维希最后也只能选择“两手都抓,两手都硬”——两万大军一分为二,自己亲率一万围攻扬帆城,剩下的负责扫荡和劫掠周边的“异端分子”。
然后,“我全都要”的恶果立刻就来了。
原本两万人围攻扬帆城就已经略显吃力,多亏有舰队从海上封锁才不至于显得太过寒颤;现在只有一万人,兵力已经和守军相差无几,甚至火力上还比不过对方。
这倒不是说火炮的数量不够,纯粹是炮兵水准实在是天差地别;整个圣战军上下真正懂得如何使用火炮的,就只有军团长大人自己;城内守军虽然数量不多,炮弹也有限,但都是极其优秀的帝国炮兵,吊打矿井出身的“克洛维十年老炮兵”毫无压力。
一番极限操作之后,险些被守军反杀的圣战军团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总算没有再被赶回滩头。
而坚持“犁庭扫穴,以除后患”的圣战军团,下场也是相当的相当的悲惨;因为胜利的实在是太容易,以至于实际上被他们“全歼”的两万大军,根本没有出现多少伤亡。
这些人绝大多数溃散到了扬帆城各地,极少数还能被组织起来的则陆陆续续撤退,回到了灰鸽堡,依托着城堡重新完成了武装;虽然反攻是没希望了,但坚守下要塞还是没问题的。
与此同时,与大军失散了的路易·贝尔纳则在少数部队的保护下,成功撤退到了扬帆城外某处的殖民地聚落;一边收拢溃散的军队,一边和本地的自由派取得联络。
至少在扬帆城一带,贝尔纳家族的声望是不容置疑的,尤其在忠诚派被彻底铲除之后,剩余的殖民者几乎都变成了路易·贝尔纳的忠实拥趸,也是他统治扬帆城的核心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