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穷途末路(4)

特战之王 小舞 3645 字 2个月前

这个问题沉重而直白,简明扼要,即便是李华成也足足愣了将近半分钟的时间。

陈方青不急不缓,静静等待着对方的答复。

李华成回过神来,却没有说话,而是开始静静的思考着。

太子集团全力支持华正阳。

这是学院派之前不曾考虑过的问题,因为所有人都觉得不太可能。

太子集团的势力庞大,这是从建国初就一直延续至今的超级集团,跌宕起伏,但却始终不曾掉出顶尖集团的行列,六大集团中,太子集团历史最悠久,底蕴最雄厚,方方面面的根基极为牢固,即便时至今日,太子集团跟一些退下去但却依旧有着极强影响力的老人都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是学院派这种崛起时间短的新兴集团所不具备的致命劣势。

而那些老人的存在,不止是对太子集团,对六大集团不同的大员们,都是有着相当强势的影响力的。

只不过随着新集团的崛起,太子集团必然会元气大伤,方方面面都会收到影响,太子集团之所以能够从建国初存在至今并且始终都处在顶尖集团的行列中,就是因为他们的每一任领袖都有着极为浓烈的集团观念。

用一个不太准确但却比较容易理解的词汇来解释的话,所谓的集团观念,就是自私。

这种观念会过分看重集团前途,会护短,会造成某些决策上的短视,但同样,这样的观念会极大的加强集团内部的凝聚力。

陈方青绝对算是太子集团的一个异数。

但郭闻天却将这种观念发挥到了极致。

简单地说,在中洲大局和集团前途上,陈方青会认为中洲大局是压倒一切的重要。

而在郭闻天的心里,他同样认为中洲大局更加重要,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所以他即便是有着看起来正确的认知,但在某些事情的决策和执行上,总会去考虑集团内部的一些问题。

外人没有任何资格去评价这种观念的对错。

李华成也没有这个资格。

但李华成却有看清楚这种局势下太子集团会如何选择的眼光。

太子集团如今是真正的风雨飘摇,按照他们以往的习惯,这种时候,他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将自己的羽翼完全收缩起来,将所有舍不得放弃但却又不得不放弃的利益全部丢掉,筹划自己的未来。

按照他们的战略目标来看的话,这次大选之后,他们最大的诉求就是在议会占据两个中洲理事的名额,这也将是他们放弃陈方青之后全力争取的目标,目前来说,郭闻天会继续连任,而另外一位理事的人选还需要他们内部协调研究,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需要足够的时间理顺各种关系,从而尽可能的多保住一些东西。

别说支持学院派,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插手太子集团内部问题之外的任何事情,只会全力完成自己的目标才对。

现在,陈方青问他如果得到了太子集团的全力支持,华正阳有多大的把握...

这其中的关键是,这所谓的全力支持,到底是多少支持?

李华成默默的思索着,他突然发现自己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每一次的大选都是风起云涌刀光剑影,无论是可以连任的,还是向上冲刺的,每个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竞争到处都是,即便是能够继续连任的,也要小心翼翼的思考自己应该在怎么样的情况下表明态度,表明什么态度,应该怎么表明态度。

无数的竞争中,总会有一个位置成为所有竞争的焦点。

这次大选同样如此。

北海决战之前,叶东升与王青雷之间的竞争是核心焦点。

这样的竞争持续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双方的活动都极为频繁,甚至引发了东南集团内部的一些动荡,可以说是让外人看足了笑话。

如今北海决战已经结束,这也就意味着王青雷自动出局。

但竞争的焦点没有消失,而是随着陈方青的空缺,竞争的焦点直接转移到了内阁首脑的位置上。

太子集团如今已经没有适合竞争这个位置的人选。

新集团崛起时间短,同样没这个能力。

万年酱油的北方集团忙着跟新集团试探融合。

豪门集团暂时也推不出有竞争力的人选去竞争这个位置。

所有人都清楚,新一任的中洲首相,要么是出自学院派,要么是出自东南集团。

中洲议员,北海议长文思远。

中洲理事,内阁次相华正阳。

目前这两位是最有希望上这个位置的,各有优势,各有劣势。

论能力,两人无论是谁,放在首相的位置上都是绝对合格的。

华正阳的优势在于他已经担任了一届次相,更加熟悉内阁,上这个位置,等于是顺势进步,从副手变成一把手,不需要磨合。

他的劣势则在于李华成会连任。

一二号人物全部出自学院派,无疑会让其他人都极为不安,有不安,自然会有反弹,会遭到反对。

而文思远的优势则是他更容易获得很多的支持。

小主,

豪门集团,新集团,北方集团,东南集团都比较倾向于文思远上这个位置。

他的劣势则在于所处的位置不如华正阳有竞争力。

但是如果学院派可以获得太子集团的全力支持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