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扶苏没了,日后也很难出现人亡政息的局面。

就算后继者执行的不到位,凭借着现在扶苏给大秦帝国安装的科技底子,再加上圣人先贤们留下来的上古科学知识没有被篡改,等到文化普及这件事做成了,到时候就可以做好民智开启。

靠着这三样法宝,别说能把大秦帝国建设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国,未来五百年内,华夏都会领先世界。

而扶苏在位的时候,就已经能够亲眼看到他治理下的百姓们生活变得幸福和快乐。

华夏是一块福地,这个地方最多的就是土地,自古以来,只要肯动手,绝对饿不死。

但是要追求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保持幸福和快乐这样的理想生活状态,人人都能满足更高的精神境界追求,这就很困难了。

几乎历代的执政者都在为这件事努力,所谓致力于让官员做到清廉、致力于公平,这些事情看起来似乎是为了让人们过得更加富裕,但是本质上还是为了平息民众内心深处的怨恨,让人们内心深处充满希望。

更高的精神享受,得到自由,这些其实是人类以及一切高等智慧生物乃至于高级生命体类群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去追求的东西。

但是扶苏和他的大臣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大臣们其实认同扶苏的诸多做法,尤其是他选择改进科技、发展军功武器保卫国家,而不是大量的强行征用士兵这些举措,但是他们始终不在一个思考层面上。

可是,只有扶苏理解这个生态科技城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就注定了在这条改革道路上,扶苏从始至终都是孤独的。

那些大臣对扶苏的理解,和扶苏对这个改革的理解,所差的层次太远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按照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后现代物理科学工业文明理念结合打造的城市,会引领人类在短期内跨越迈向更高的文明。

思想的高低导致大臣们和扶苏想法有所出入。

张苍始终觉得扶苏就是个年轻人,只是脑子里弯弯绕绕比较多。

是,皇帝是很聪明。

但是张苍可不会因此不会盲目和那些庶民一样,这就把皇帝当神了;他更加不会因为秦二世做了很多功绩,所以就包庇他的过错。

在亲眼看到秦始皇立下盖世功业之后走向骄傲自大、最终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张苍对秦二世本人就抱有一种警惕心态。

他比任何人都不希望秦二世骄傲,免得以后滋生祸患。

而且张苍这个人,还是相当细心的。他担心秦二世靠着逼迫父亲退位的方式夺取了皇帝的位置,未来有一天他要是不得人心,也被未来的太子搞上这么一出,那可就……

所以张苍这个‘老古董’在秦二世非常兴奋地提出了自己有一个全新战略之后,他却对秦二世提出来‘生态科技城’表示质疑。

皇帝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忍了皇帝很久了。

每天不是赏花玩鸟、就是带着一群士卒游览太学、上山打猎。

遇到臣子责难,从来不想反省自己的问题,只是去后宫和妃子们吐槽大臣。

遇到难的问题就推锅,把责任给陈平、内官一丢。皇帝一边抨击太上皇弄私权,但是他总是打着新政的名义来培养私权,自己也放任党争。

为此,张苍一直想借着新政的事情,直接指出秦二世的作风问题。

秦二世的诸多问题,都是借助新政来发挥显现出来的。

那么所谓打蛇打七寸,要让皇帝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开始修正行为,肯定还是要在这件事上给皇帝压力。

否则在别的事情上做文章,对皇帝来说不痛不痒的,他不会听劝的。

张苍也是跟着扶苏很久了,很了解扶苏的性格。

对付皇帝,那就得来硬的,扶苏不吃那一套软的。

扶苏静静地望着张苍,他在罗列张苍犯下的诸多冒犯自己的罪行。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扶苏和张苍第一次交手都干了些什么。

一开始扶苏对张苍满怀信心,认为他会投入自己的麾下。

但是张苍嫌弃当时的秦二世是个小屁孩。

后来的张苍,扶苏每次找他,他都避而不见。还曾经被他抓到砧板上去过。

说实话,和张苍开头斗智斗勇那几年,扶苏早就从一开始的想要收揽一个历史上的大汉名臣的心理转变为老子非得收复你不可,不然显得朕无能。

所以才有了张苍和秦二世一开始那啼笑皆非的故事。

之后的事情就不必说了。

除去张苍被扶苏带到战场上给扶苏整的幺蛾子不说,基本上只有张苍在他被晋升为五大夫,又从咸阳城被调遣前去临淄城的那一段时间对扶苏十分顺从。

大多数时间里,张苍基本上就是一个刺头,一直和扶苏对着干。

垂旒之下,秦二世在考虑张苍的各种死法。

难道说大秦帝国缺了一个张苍,就不能再正常运作了吗。

众臣一直都知道,秦二世对张苍那是宠爱有加啊,张苍连当面叱骂秦二世这种事都干得出来了,秦二世还是让他继续好好活着蹦跶。

要说秦二世对张苍不信任,那简直是狗都不信。

所有的臣子们,都昂着头看这对君臣今天又要干什么。

基本上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就看着秦二世如何彰显他对张苍的无限包容与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