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两人回到蔡州,各回各家。
近两年没回家,蔡州城也大变样,城墙上遍布火炮,城中似乎也比原来繁华了许多,到处都是人来人往。
郑有财归心似箭,在城中租了辆马车,带着大包裹就往家里赶。
他回家之前,郑有财的堂弟郑有斌刚从县衙回家。
宋军占据蔡州后,大量更换了当地衙役,并优先从宋军的家属中挑选。
堂弟郑有斌因此被选为当地衙役。
郑有斌归属礼房,顶头上司是礼曹主事。
他只是衙役,并不是吏和官,每月拿一贯钱,做重要的事另有补贴。
工资在大宋这会确实不高,连当兵的都不如,但大小是个衙役,出外有面子,而且在衙门里办事,上下打好交道对自己也好。
郑有斌也是干的一头劲,加上朝廷这几年经常有新政下来,每次做大事,都有补贴,他收入也可以。
但这几天他有点不开心啊,因为上面有任务下来了。
蔡州知州临近考核有些困难,有些数据不怎么好看,锦衣卫已经上门提醒过,知州大人很是焦虑。
前面说过,赵与芮在大宋各地开办了学校,先从路级(即如省会府城)一样开始。
今年刚刚推广到其他州府。
蔡州城圈了五百多亩地,办了个学堂,还召集了三十多位老师,其中朝廷下派了两位专门教新课程的。
朝廷也拨款每年五万贯,用来支付学堂部份开支。
做为蔡州当地,除了自己州财政要补贴一部份外,还得招些学生。
朝廷给蔡州三百人名额,结果这都两个月要开学了,他们才招了一百多人。
蔡州城刚刚被宋人收回来也没几年,大部份百姓都是从金国人转身一变为宋人。
而原先的地主阶级和金朝官员被赵与芮几乎横扫,查没了他们所有的粮田家财,一部份充为国库,一部份分给军将,一部份租给百姓。
这地主阶级大部份都能出读书人,会识字,现在城中都是普通老百姓居多,谁有兴趣读书习字啊。
关键这些普通老百姓大部份以前没田,现在朝廷租了田给他们,家家户户缺劳力呢。
知州压力大,礼曹主事压力当然也大。
这礼曹主事压力大,郑有斌压力也来了。
上官简单粗暴,直接分给他十个名额,两个月内,要找十个学生进学堂。
除了这学生名额外,朝廷还打算在蔡州招一百个学徒工匠,五十个学徒郎中,后两者还好,比较好招,前面的三百个学生是真难招。
郑有斌刚从衙门出来,一路苦着脸,这上学是要交钱的,又会少劳力,普通百姓那肯愿意。
没办法,和后世保险一样,先从家里来,然后是亲戚吧。
郑有斌一路想着心事回到家里。
郑有斌先去了堂嫂家(郑有财家)。
两家就在隔壁,刚进堂嫂家,就见院子里几个孩子正玩在一起。
郑有财九岁的儿子,郑有斌八岁的儿子都在,还有几个邻居,亲戚的儿女,小的五六岁,最大的一个十岁了。
“嫂子,嫂子?”郑有斌一进去就叫了起来。
堂嫂刘氏很快从里屋出来,和他亲切打了个招呼。
郑有财不在家,家中的田地都是几个堂弟邻居帮忙。
刘氏对郑有斌也很感谢。
但今天郑有斌直接和她说:“让娃儿上学吧,要识字了,将来可以当官。”
刘氏顿时摇头道:“家里的事也不少,娃儿再大点还能帮忙,你看他爹常年不在家,我才不让娃儿再去这么远。”
刘氏自从丈夫降了宋军,家中每月收到饷银,还分了田,田都种不过来,除了亲戚朋友,还得花钱花粮请人帮忙。
这日子和以前是没法比的,她觉现在挺好的,再说儿子也不小了,现在学识字,怕是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