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敲诈勒索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2484 字 3个月前

北方的夜晚,气温是比较干爽的。凉风袭来,让人想斜靠在躺椅上仰望星空。

银枪孝节军大营内,那些本地“套皮”扮演士兵的青壮,都已经回营帐睡觉了。而真正的士兵,却是在紧张的巡逻,一刻也不敢松懈。

方重勇带着两个亲兵,在大营内转悠了一圈。他来到营门边,眺望远方,只见远处的信都城,灯火通明。远远看去,像是一头亮着火光的巨兽一般。

老实说,方重勇还真有点担心自己的“外实内虚”之法被人勘破。

值得庆幸的是,信都城内守将是无能之辈,被银枪孝节军接二连三的攻城拔寨给吓住了,以至于没有好好组织防守。

正在这时,一个斥候牵着马渡过浮桥来到大营门前,他一看方重勇也在,便抱拳行礼道:“节帅,信都城没有异动。”

“去歇着吧,换班了。”

方重勇微微点头说道。

这个消息在意料之中,但还是让他有些失望。

这冀州刺史,该说不说,确实是有点苟啊。

估计约战什么的是别想了,对方不可能赴约的。

信都虽然兵力空虚,但确实是河北重镇。

若是银枪孝节军能攻克信都,甭管是用什么烂招达成的,都会压断皇甫惟明最后一根弦,让他暴怒发狂,不顾一切的回师河北东南部,围剿方重勇。

如此一来,此战的战役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不需要再继续沿着运河浪下去了。

然而他的想法虽好,冀州刺史却不愿意配合,着实有些可惜了。

别看银枪孝节军现在四处出击极为风光,但支持后勤的漕船,还在永济渠上,那边也没有多少军队看守。

若是有人沿着运河追击,也够方重勇喝一壶的。

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盯着县城下手的原因。

遵循着“农村包围城市”的原则,好打快打,尽量减少战损,尽量扩大影响。

只是这样高强度作战,背负的压力好大啊。

无论是方重勇还是银枪孝节军都是如此。

方重勇轻叹一声,把心事都藏着,不敢对任何人吐露。

不一会,又一个斥候匆匆忙忙从南面而来,他找到方重勇,抱拳禀告道:“节帅,贝州清河县的贼军没有行动,渡口也没有漕船,他们似乎是在等粮草,另有数千骑从聊城赶到了清河,在城外建了马厩。还有便是……”

这位斥候吞吞吐吐的,似乎有难言之隐。

“说吧,是不是聊城南面的渡口被封住了?”

方重勇面色平静询问道。

“回节帅,确实如此,而且他们还拆了浮桥,卑职估摸着营地内有一两千人。”

那位斥候老老实实的说道。

唐军扎营,一般五百人一個小营地,营地与营地之间相连又隔开,排列巧妙。只要看营地的形状与大小便可以估算军队规模。

当然了,什么时代都有那种喜欢“减灶”的老硬币,用这一招迷惑对手,所以从营地规模判断军队数量也不是绝对准确的。

后路被断,这应该是个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的事情。如果河北叛军连这种常规套路都想不到,那也真别混了,回家种田比较安全一点。

方重勇默默点头,明白追兵是预判了自己的进军路线,但是猜错了。

他一个人回到帅帐,看着用木头架子支起来的河北地图,其中一个地方做了特别的标记:

沧州,东光县,白桥镇!

这里是永济渠上的另外一个物资集散地。

这一路上,银枪孝节军是不缺粮秣的,甚至多到还可以开仓放粮的地步。

但武器的耗材,如火油、箭矢等物,却很是紧缺。若是不能在那边获得补充,难免后面的仗会缩手缩脚。

方重勇带着银枪孝节军脱离运河范围北上冀州,这是一步险棋,却也是将河北叛军调动起来的妙招。如果只是一直沿着运河向北,那么肯定会有聪明人猜到自己的行军路线。

没错,这条路几乎是跟太平天国时林凤祥、李开芳部北伐的路线一致。历史证明,孤军深入的话,打到海河出海口(即天津周边)便是极限了。

方重勇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幽州是去不得的,打到海河,便要见好就收。

他坐在软垫上看着地图,脑子里盘算着河北叛军可能的堵截路线,时不时的站起身,在地图上做标记。

“守幽州的军队,肯定会沿着永济渠南下堵截。”

“还有回纥人,皇甫惟明可以让他们参与其中,他们好像跟我结下的梁子很深。”

“入冬后运河要结冰,到时候插翅难飞,所以必须在两个月内返回,至少也得回到黄河。”

方重勇一条一条写在纸上,生怕自己忘记了。

一夜没合眼,车光倩等人也没带人返回大营。

一直到卯时的时候,方重勇实在是扛不住,便趴在桌案上睡着了。

他做了一个很长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