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街头巷尾弥漫着热闹喧嚣的气息。
在这座繁华的城镇里,一座茶楼高高矗立,吸引着众多过往行人驻足休憩。
此刻,青璃正悠然地坐在二楼靠窗的位置上,手中轻轻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茗,优雅地浅抿一口后,将目光投向楼下的说书人。
只见那说书人身穿一袭长袍,手持折扇,口若悬河地讲述着小南辰王——周生辰的传奇故事:“话说这位小南辰王啊,自十三岁那年初次上马出征以来,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每一次他挥舞起那柄寒光闪闪的长剑时,敌人皆闻风丧胆,其所到之处必定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但最终总能凯旋而归,为我北陈立下赫赫战功呐!”
说到此处,说书人猛地一拍醒木,引得众人齐声叫好。
青璃微微眯起双眸,静静聆听着关于周生辰的种种事迹。她心中暗自思忖:这周生辰当真如此厉害?竟能让敌人们望风披靡。
一旁的小团子眨着灵动的大眼睛,好奇地问道:“姐姐,您似乎对这位小南辰王很感兴趣呢?”
青璃微微一笑,轻声回应道:“嗯,的确是有些兴趣。瞧这西州的百姓们,提起周生辰都是满脸崇敬之色,想来他定是个非凡之人。”
小团子点了点头,附和道:“是啊,大家都这般推崇他,想必他一定是个心地善良的大好人吧。”
青璃轻叹一声,感慨道:“没错,他或许真是个好人。只是可惜啊......”
小团子连忙追问:“可惜什么呀?姐姐快告诉我嘛!”
青璃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可惜他太过单纯了些,不懂得人心险恶。要知道,自古以来,身为帝王最为忌惮的便是臣子功高震主。即便是高居皇位之上的那位乃是他的亲生兄长,也未必能够容得下他如此耀眼的功绩和威望啊。”
说完,青璃再次端起茶杯,望向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已经能够猜到周生辰的下场,也不禁为他的未来命运感到一丝惋惜,这么一个忠君爱国之人,死了道是可惜了。
小团子眨巴着圆溜溜的大眼睛,满脸疑惑地说道:“刚刚说书人不是说他自请出了皇室,还发誓此身不会踏足中州,永守西周吗?难道皇室中人还是不肯放过他?”
青璃微微皱起眉头,轻叹了一口气道:“话虽如此,但他终究还是留着皇室的血脉啊,这一点永远都无法改变。而且他手中可是握着整整七十万大军呢,这股力量足以让任何人都不敢小觑。只不过嘛,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
小团子听后,眼神中带着一丝迷茫,似乎不太理解青璃话中的深意。她歪着脑袋,嘟囔道:“可他不是已经远离中州了吗?那不就没事了吗?”
青璃轻轻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傻团子,这天下之事,往往不是说避就能避的。周生辰虽有退让之心,但他的身份和功绩早已注定他无法置身事外。那些朝堂之上的人,心思深沉,怎会轻易放过一个手握重兵、又与皇位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呢?”
小团子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努力理解青璃的话。她抬头看向窗外,说书人的声音还在继续:“小南辰王虽已远离中州,但他为百姓所做的一切,早已铭刻在西州百姓的心中。他虽不入朝堂,却依旧是西州的守护神!”
青璃听到这里,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轻声说道:“周生辰的名声和威望,或许正是他最大的软肋。他的善念和退让,未必能换来他人的理解与宽容。这朝堂之上,人心难测,利益纠葛,往往不是一纸誓言所能化解的。”
小团子似乎有些被青璃的话吓到了,她紧紧抓住青璃的衣袖,声音带着一丝担忧:“那他会……会有危险吗?”
青璃轻轻抚了抚小团子的头发,安慰道:“他自有他的智慧和决断,或许他早已看透了一切。只是这世道纷繁复杂,谁又能真正独善其身呢?”
小团子原本那迷茫的眼神,就如同被晨雾笼罩着的湖面一般混沌不清,但就在听到青璃所言之后,却仿佛突然有一道阳光穿透了重重迷雾,瞬间变得清澈而明亮起来。他眨巴着那双灵动的大眼睛,连连点头说道:“姐姐说得太对啦!想必他心中早就已经洞悉了这其中的奥妙和道理呢,要不然怎么会毅然决然地主动请求离开皇室呀?”
一旁的青璃轻轻捋了一下额前的发丝,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然后抬头望了望渐暗的天空,轻声说道:“好了,不管他到底是怎样想的,这些都跟咱们没有太大关系啦。你看这天色也不早了,咱们还是赶紧出发吧!”说完,她便迈步向前走去。
小团子见状赶忙应道:“好的,姐姐。”随即紧紧地跟在了青璃身后,两人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了苍茫的暮色之中。
今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街头巷尾弥漫着热闹喧嚣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