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要说些什么,却见门外一对父母已经把提前准备好的包裹和木匠工具都挂在了身上。
等李二牛清醒过来时,已经站在了院子外,腰间还挂了两吊盘缠钱。
回头望去,却见妻儿父母正冲自己微笑着招手。
“不是,我没说要去啊,这也太急了些。”
父亲跺脚怒骂道:“你个挨千刀的东西,还不快去!村里的驴车已经等急了。”
母亲擦了把手:“等三个月后徭役解除下来后,若是那里还有活,
你也不用急着回来,那干一个月的收入最少都有十两银子,多挣一些回来补贴家用,
要赚不来钱,你就别回来了。”
李二牛急了:“那来年地里的活咋办?”
周氏:“你就别管了,田里头有我们几个呢,实在忙不过来,就招个耕田队帮我们。”
李二牛一听也就无话可说了。
耕田队是最近兴起的产业,因为田农改制,导致大部分佃农失去了雇主从而失业。
不过,处于上升期的楚国上下,到处都充满了商机。
很快这些佃农就被一些商贾招入麾下,利用他们丰富的农作经验,成立了耕田队。
他们以雇佣的模式专门帮那些无法打理农田的农户处理田里的活,而且收成保证比自己耕种的产量要高两成。
在耕田队成立后不久,什么打井队,运输队,水车队,甚至旱涝保收队等一支支专业处理农事的队伍如雨后春笋般在楚国南北两地崛起。
他们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朝廷治安负担同时,也让大楚的农事这块减少了颇多压力。
正因为如此,周氏才会放心让自家男人外出务工赚取更多的钱,也不用担心农事被耽误。
毕竟,人在吃饱穿暖后,会逐渐向往更好的生活,这就是本性。
“那我走了,照顾好我们的孩子。”
李二牛紧了紧身上的活计,戴上棉手套,向着村口方向走去。
等他赶到时,发现驴车上已经有七八个跟自己一样去金陵修浮屠塔的男人早已等候多时。
等李二牛上车,随着车夫一甩皮鞭,马车开始缓缓向村外驶去……
类似李家村的一幕,在江南各地上演,甚至蜀地的工匠得知这个消息,也千里迢迢向金陵赶来。
与以往不同,今年朝廷的项目,是得到了大楚各地平民的支持。
因为,这个工程不是白干,付出就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