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女帝篇——青山不老共白头

升隆六年,太尉乔丰离世,追封陈国公,陪葬入陵;两月后,卫国夫人乔朱氏因悲伤过度,也随其而去。

升隆七年,圣人立昌平郡主为皇太孙,年仅八岁的柳元泱成为大齐储君,入主东宫。

柳姒待柳元泱极其严格,从未对她露出过任何多余的关爱。

天子威严,不苟言笑。

作为大齐未来的皇帝,柳元泱不满十岁就开始坐在宣政殿侧,听那些朝中大事。

下朝后,柳姒会问她对各事有何看法,自己又有何见解。

她与柳姒这个姑祖母之间没有多余的温情,只有冷冰冰的考校。

柳元泱也与她那个优柔寡断的母亲不同。

人都说皇太孙小小年纪,便已习得圣人三四分的威仪。

同样的不苟言笑,气势磅礴、威严无情。

升隆十年,安分了几十年的突厥开始蠢蠢欲动,而大齐的火药技术已达炉火纯青,于是圣人决定出兵攻打突厥。

她不顾朝臣反对,将十一岁的柳元泱丢到军队中历练。

大将军孙悦怀作为主帅,出兵突厥。

这一战,大齐毫无意外地胜了。短短三年,整个突厥被吞并,大齐的版图也扩大了整整一半。

突厥的可汗作为阶下囚被俘虏到大齐。

时隔多年,张环吟再次来到上京。

永康二十六年,她回到突厥,花了十五年的时间坐上王位。

就像多年前的除夕,宛吟园中说的一样:她做突厥可汗,柳姒做大齐皇帝。

可惜坐上王位的十几年后,她成了大齐的阶下囚。

大齐陛下待她还算和善,没要她的性命,把她囚禁在上京的一处别苑中。

日子很平淡,头发花白的柳恺会时不时去别苑中,找她的晦气。

但就如从前一样,大多数都是柳恺在她身上吃瘪。

每当这个时候,年过半百的柳恺就会如一个孩童般,怒骂她,骂她是个无情的女人,说总有一日自己会提着剑,也把她的手砍了。

有时也会骂她那早逝的丈夫,骂她那丈夫是个短命鬼,不比他活得久。

张环吟回到突厥后,和一个部落的首领成了婚,没什么感情,只有利益上的联盟。

后来等她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杀夫。

所以柳恺骂的那些话,对她起不到丝毫影响。

灭了突厥,孙悦怀在朝中威望更高,开始有人暗指她包藏祸心,功高盖主。

同样名声鹊起的还有柳元泱。

她虽非主帅,但经过三年的军中训练,人比从前要更刚强坚毅。

朝中大臣看着比三年前更添威严的皇太孙,心中信服。

身为她的武学老师,孙悦怀亦是与有荣焉。

升隆十四年,缘觉庵的静仪长公主病逝。

自景瑞三年淮王死后,静仪便再未见柳姒一面;即便后来帝亲临缘觉庵,她依旧不见。

只是有人时常在三清观后山那条小溪旁,看见已是宰相的王氏家主季禾,与一身僧衣的静仪垂钓。

升隆十五年,国师李衡子羽化登仙,三清观的监院由道人清来担任。

同年,不知圣人是年老昏聩,还是贪生怕死,竟沉迷长生不老之术,开始服用丹药。

三清观的新任监院被封为国师,成为御前新宠。

升隆十六年,年至六十岁的恒羲陛下在一次早朝中骤然昏厥。

-

柳姒再醒来时,已是两日后。

这一觉她只觉睡了好久,醒来恍如隔世。

听太医说:她是丹毒累体,积劳成疾才会突然昏过去。

那些修行之人吃的丹药对身体无益,柳姒自然晓得,只是不曾想会这么快。

柳元泱伏在床边,一贯冷漠的面上浮出几丝担忧。

见柳姒醒来,她不免想起仍跪在甘露殿外等候发落的国师,眼中显出几分狠厉:“姑祖母,你此番昏迷皆赖那招摇撞骗的国师,孙儿已命人将他绑在殿外,此等妖道,需千刀万剐才行!”

躺在榻上的柳姒看着她,轻轻摇头:“放他走吧,此事与他无干。”

说罢,她望着坐在床畔的谢晏。

他难得沉默。

只是抿着唇,眼里带着几分怒气。

不是对那国师的,而是对她的。

这件事并未造成任何影响,只是受宠的国师不再入宫为圣人炼制丹药。

好似一切归于平静,直到一个月后的一个傍晚。

柳姒照常伏在书案上批阅奏折,橙黄的霞光照在眼前,熟悉的眩晕感又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