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回到府上不久,总理衙门就派人把那个英国人上奏给慈禧皇太后的条陈送了过来。
上奏条陈的这个英国人,名叫郭约翰,几年前,李鸿章和他有过一面之交。
李鸿章立即派人把这个英国人请了过来。
“中堂大人好。”
“郭约翰先生好。”
李鸿章和郭约翰见面后,两个人先是客套了一番,接着李鸿章就直奔主题。
“郭先生好,你上奏的条陈我看过了,建议非常好。今天,我特意把郭先生请过来,就是想请教一下郭先生,想听听郭先生的具体想法。”
“中堂大人太客气了,谈不上请教。中堂大人有什么想法,咱们可以彼此敞开心扉,推心置腹的说说话。”
“郭先生所言极是,这正是我请郭先生来这儿的本意。郭先生能否现在给我细细谈谈您的想法。”
“中堂大人,依我的看法,这个北堂搬迁工作,只有一个办法可行。”
郭约翰说完,看了看李鸿章。
“哦,郭先生,您说说,这是一个什么办法?”
“中堂大人,这个办法就是在京城里另外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按照北堂原来的样子和规模,重新建造一座教堂,让他们搬迁过去。”
李鸿章一听郭约翰的这个法子,觉得此法可能行不通,因为以前朝廷曾经提出过这个建议,但是没有得到北堂传教士的同意。
现在再用同样的法子,让他们搬迁,可能性不大。
李鸿章只好试探性地问郭约翰:
“郭先生,这个法子能成吗?”
郭约翰看着李鸿章一脸的怀疑,知道李鸿章对这个法子采取怀疑的态度,不相信这个法子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