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杜良用庸又多疑西山观海观天下
天池凤鸣峰,沧海西山岛。
明君民之福,昏庸害苍生。
滇海暗流涌动,龙城中城还未万众,外城城廓只是个影子。
秋风萧瑟,这个秋天整个滇海不再像以前浮夸收获,很多地方呈报绝收或颗粒无收,郡县收不上来粮食税赋,龙城一道道圣旨犹如催命符。
滇海由初始八郡到现在三十九郡,地域沿着滇海向南和西南扩张,同时把原来县乡晋升为郡,其目的是分封亲信,以安心腹之心。
其实这些被任命的郡县之首、文臣武将,各个唯利是图,未尝不见风使舵。
原来郡县治域被瓜分,地域小,人户少。原来良田早变成不毛之地,耕种者少之又少,天灾人祸,连续欠收绝产,百姓被榨干,商贾躲避灾难逃离,郡县钱粮税赋一年比一年少。
今年秋短冬早,旱涝无常,虫灾不断,几乎绝收。
邻海的晋宁郡郡守蒋兴光联合五华向海外贩卖人口,以解自己的燃眉之急。石龙村村保李誊飞想到杜良那里状告蒋兴光遏制滇海人口减少,避免残害无辜,但没有上报的途径,如果按照程和流程报告县郡,其一丘之貉,自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李誊飞找曾经也接触并且赶紧良好的付亮,他选择付亮处于两方面考虑,其一他是黄标的侍卫,其二黄标是滇海皇帝艾扎的干儿子,这样自己的消息可到皇帝哪里,势必会管着武华,并听闻朝廷中有忠奸之分,不可能听之任之。
但是李誊飞太单纯了,付亮信誓旦旦当面说:“兄弟,绝对保密,直接让黄标报给艾扎皇帝。”
但是黄标并没有报告给艾扎也未告知杜良,而是拿着这个信息威胁武华。武华无奈,只得答应分其一杯羹,但心里对黄标恨之入骨。
武华为了扩展交易,以保证利益,联合地下商人姜堃,姜堃把消息报告给石头和东哥,火龙果令用粮食换取滇海北贩卖的人,只要控制成本和数量,不要撑着他们,最好饿着点,半年就挽救了一万人的生命。
三十九郡除了岭南、百越、潇湘和江阴郡,其他三十多郡报奏粮荒,税赋少的可怜。
杜良也知道即使杀了这些草包,也无济于事,这么多郡县上交的钱粮还不够塞牙缝的。即使他知道黄标勾结武华使用郡舰龙船贩卖人口,但武华和黄标把大量的粮食和金银送进龙殿,起码让自己丰衣足食。
但军队和国防之患,他好像也找到了解决方案,就是凌空和闻其所管辖的岭南、百越、潇湘和江阴郡数郡,年年丰收,能解决半数以上军事。
杜良给闻起和凌空数道圣旨,都是夸赞其谋国忠臣,能臣干吏。
凌空和闻起夜知道杜良只用并且重用,而不加封,也不授予兵权,无论多少好话,多少道圣旨,都是废话和废纸一堆。
但两人受命于滇海王东觉,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以此来为圣主火龙果扶众揽民。
滇海民众除了入抚仙新建龙城之外,又蜂拥闽越、岭南,闻起和凌空以此为借口减少龙城皇城的钱粮税赋。
杜良知道凌空和闻起效忠于东觉,但自己又没有把柄和实据。但这两人确实能给自己供给粮食和用度,用而不封,让其效力即可,他也感觉自己的伟大了。
杜良不知道是,闻起和凌空,把多余的粮食藏于民,也藏于大山,秘密组织发展军队,以应圣主光复滇海。
让杜良最为头疼的依然是修建龙城的这百万之众,他梦见东觉发给龙城民夫武器,拥众造反,杀入这龙殿,让自己惊厥汗颜。
杜良也常设想:“滇海骇浪滔天,洪水淹没了龙城.....”阿黑奶奶的咒语一遍一遍的在脑海中浮现。
龙殿四周侍卫林立,除心腹外不得进入龙殿,他睡觉的卧榻也磊切了高墙,以防不测,看起来如同一个棺材。
以前,杜良只知龙城的苦力,自从搬进皇城,他一道命令,无一人逾越红线,只是为了吃饭,就死心塌地的挥汗如雨,老百姓实在太容易满足了,有吃,或者有吃食的希望就不会造反。
杜良又想,这些人听自己的,也应该会听别人的,尤其是那个无所不能的东觉,如果东觉一声令下,攻打龙城,就都成了自己的敌人。
杜良屯粮龙殿的同时,也在精简民夫工匠的数量,挑选年轻伏首这充其军,以解东觉拥众之危。
杜良知道自己把艾扎架空,也会有人把自己架空,如果自己失去了对滇海的控制权,可没有艾扎这样活命的幸运。
权力就是自己的命,没有了手中的权力就等于没有了生命力。
更要命的是,修建王城的民夫居然按照军队建制管理,杜良是搬进龙城才知道,他很想解散这些建造龙城的人,但是解散了就没有人建造龙船。
他做过很多尝试,令兴茂插手或者代替,但是兴茂和东觉走的太近,就否定了兴茂。让尹健管理,尹健主动辞呈,说自己不善于工技。黄标想管,但是如果让他管理,这龙城恐怕建造不起来。
尹健把王城的中城和内城布置的井井有条,能让自己高枕无忧。
只能用军队把内城和中城围的水泄不通,以防不测。
东觉对杜良的手段和行动一清二楚,他和建立商议组建的护卫军海晏第一团两千人,西山岛三千人,并且做好了随时组织修建王城的民夫参加战斗。
但是令东觉担心的是,这龙城中城不得不建造,此时并不能公布于众,更不能下令迟缓建造,这样会打消民夫积极性,并且扰乱其心,迷惑其人,他们并不知道光复滇海的具体时间,也不知道自己是圣主的人,只能维持这样信誉和关系,临时政变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