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易老夫子

岳阳楼,二楼。

白马书院是岳州境内最好的书院,院长都是翰林院的学士。

当然,比起人间如今的三大书院,鸿路,紫荆,天鸿,这白马书院还是略逊一筹。

易老夫子本名易蕴寒,字太和,今年七十多岁,曾经高中探花,后在京城翰林院当值,修书立传,饱读诗书,学问深厚。

六十岁退休后,便被岳州白马书院高薪聘请,在学院里当先生。

易老夫子今天召集岳州文豪齐聚岳阳楼,就是为了与众多文人鸿儒一起品诗论赋。

而他们今日所研究的诗文,是最近在人间疯传的那几首。

据说是云海宗一个小少年所作。

易老夫子七十多岁,满头白发,面容奇古,年纪虽大,却无天人五衰之相,精神依旧抖擞。

在这位老人的身上,散发着一股很特别的气息。

这股气息一般凡人感受不到,只有修真者才能察觉的出来。

正是儒家的浩然正气。

和城头上那些作出“哎呦我的妈,洞庭湖好大”的酒囊饭袋相比,这位老先生才是真正有学问的大鸿儒,胸中若无点墨,身上是不可能凝聚如此浑厚的浩然正气。

二楼之上,易老先生席地而坐,两侧矮桌案几分布,多数都已经坐了人。

这些人基本都是气质儒雅,身穿儒袍,多数都是中年人,也有几个穿着儒袍的年轻俊才。

有两个仆从,摊举着一幅字。

上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现在这些读书人就在品阅这四句话。

横渠四句,旷古烁今。

一经问世,便轰传天下。

有老者摇头晃脑的道:“这番圣人之言,本该出自我儒家一脉,谁能想到,如此圣言竟然是出自道家云海宗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