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停留了三日。
宇文衍一行登上战船离开扬州城。
他们将沿长江水道逆流而上至汉口,经汉水到襄阳。
转陆路,过南阳盆地。
再走武关道,翻越秦岭进入关中。
返回京城长安。
凯旋的心情是愉悦的,归乡心思是急切的。
行军速度不知不觉中快了几分。
进入汉水后。
一路上有当地百姓挥舞手中的周字龙旗,围观凯旋的御驾。
小皇帝偶尔来到船首,向众人挥手致意,引来阵阵欢呼。
到了襄阳城。
停留一晚
第二日改走陆路。
襄阳位于汉水中游,凭山之峻,据江之险。
是扼守从中原地带南下江汉平原,前往荆湘之地的战略要冲。
历史上,发生在这里的战役不计其数。
尤其是南北政权对峙时,襄阳的战略地位显得更为重要。
当初侯景之乱,85岁的梁朝开国皇帝萧衍被囚禁,活活饿死。
他的第七子湘东王萧绎坐镇荆州,为了争夺皇位,趁乱大肆攻伐屠杀兄弟、子侄。
最后在江陵称帝。
也就是那个焚烧十四万卷藏书的梁元帝。
当时。
襄阳都督岳阳王萧詧,是梁朝已故太子的第三子,也上了萧绎的清除名单。
萧詧不愿坐以待毙。
以其统辖的襄阳地盘为筹码,向西魏称藩。
换取宇文泰出兵攻打荆州。
后梁元帝兵败焚书,投降后被萧詧以土袋给闷死。
萧詧在宇文泰的扶持下立为梁主,仅辖江陵一州之地。
上疏称臣,奉西魏正朔,是为西梁。
这个萧詧便是萧婉儿和萧琮的祖父。
自此,襄阳这处战略要地纳入了北朝疆域。
使得后来陈朝与大周的军事抗衡一直处于劣势。
侯景之乱给南朝带来巨大伤害的同时,也打破了南北对峙的平衡。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南北统一的进程。
……
五月二十。
小皇帝一行轻车简从,率先抵达关中。
王鹰,元氏兄弟,李药师押送俘虏、缴获的队伍,行军速度相对要慢一些。
大军班师回朝的消息传来,整个京城都轰动了。
一时间,万人空巷。
从东门至灞上(白鹿原),一直到秦岭山下的蓝田县。
上百里官道两侧,挤满了迎接凯旋大军的百姓。
他们手持龙旗,翘首以盼。
有人兴高采烈,手舞足蹈。
也有人满心挂念,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