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突破

张元桢微微颔首点评道:“有捷才,颇有乃父之风。”

有人开头后面的众举子纷纷将自己的诗作抛出,此时的李杰早已饥肠辘辘,饿的前胸贴后背了,正在和案上的美食在较劲,倒也没心思去参加诗会,诗词一道上他是没什么兴趣,所以钻研不深,只记下部分诗词应应急,明清两朝好诗就那么多,抛出一首少一首。

张元桢见五经魁中其他四人所做诗文都颇为不错,唯独少了解元李杰,便开口道:“解元郎,可有佳作?”

李杰听到主考官的问话,知道这次是躲不过去了,沉吟片刻说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张宾听完李杰的诗作说道:“好!这么短的时间就能作出这样的诗作,不负盛名!”

众人听到李杰的诗句瞬间觉得其他人的诗作均是黯然失色,纷纷喝彩。场中唯有林庭昂的诗能和解元郎的一比,其他的诗句犹如米粒之光,岂能与皓月争辉。

待到酒过几巡,鹿鸣宴即将结束,最后由布政使张宾向在场的举人们赐下仪呈,一来以资学业,二来供来年入京参加会试的路费,每人10两银子。

10两在当时也不算是小数目了,一般百姓一年去除掉开销也存不下几两银子,明朝虽然规定1两银子折合1000文,但是实际上1200文左右才能兑换1两银子,10两差不多是现在的5600多块钱,1两银子能买1石米(188.8斤)、30担大柴(3000斤)、100斤食盐、150斤猪肉、3匹上好的棉布(1匹10丈,33米)。

这十两银子算是锦上添花,毕竟举人中举后,光是蜂拥而至的远近相邻送的呈仪便不止这个数了,不过对于目前部分囊中羞涩的士子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筵席结束李杰被陈宾单独留下了,其他士子无不艳羡,一位封疆大吏的赏识可是十分难得的,陈宾如今不过五十,仕途未尝不可再进一步,如上任福建布政司左布政使戴珊,近期刚刚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都察院为中央体系,主掌监察、弹劾、建议,由御史台发展而来,巡抚都是由都察院派出),抚治郧阳等处地方兼提督军务,经略一方,节制地方三司,大权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