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高中状元并被委以重任,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傲慢,进户部署衙后就热情而谦虚的向比她年长的人请教,好的就学习,不好的就听听,外冷内热,有自己的原则,现在在署衙内已颇有人缘,连不太好相处的元直木都喜欢她。
石忞已经习惯了江河畅略带严肃、不苟言笑的表情,也料到了会是这样的答案,“朕知道了,你们退下吧”,分坐两边的元直木和江河畅行礼退下。
放奏疏和密信的地方,昨天晚上已经清空,现在又堆了一堆,石忞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就认命的坐回去开始批阅,习惯性的先批阅密信,检查无误后撕开,是邢博恩写的。
微臣恭请陛下圣安,启:经臣私下多方查探,环海等沿海诸省把持盐场哄抬盐价一案,已有确切证据,臣恳请陛下尽快派人秘密前来查查。叩请圣裁。——光海县县令邢博恩、天福四年三月五日。
自从行文制度进行改革后,无论密信还是诏书都和邢博恩的密信一样写的简短有重点,不像以前很大的篇幅都是空话套话,毫无重点,她直接在后面空白处用朱笔回:‘朕知道了,保护好自己和证据,切不可涉险’,然后折好递给凡秋。
密信相当于现代微信的功能,让皇帝和大臣可以一对一的私聊,密信内容只有写信者和皇帝知道,若官员将密信内容外泄,一经查实,一律连降三级,终身剥夺上密信资格,连和皇帝私聊的资格都没有,很容易被政敌诬陷,而且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以前只有四品及以上官员才可以上密信,她改革行文制度的时候就把范围降到了正七品及以上,特殊情况下只要陛下同意,□□品也可以,所以她现在收到的密信比以前多很多,知道的也比以前多。
有打小报告的,有弹劾的,逢年过节还有进贡送特产的,真的是什么都有,而她又是个多什么都很好奇的人,送东西的她一般都不会拒绝,但都会叮嘱送少量即可,不可劳民伤财。
为了保证密信的秘密性,大臣会独自写信并完成装封,焚香朝繁都方向行礼后才会郑重的放入专用送信信筒中,然后再封印,一直送到丞相手中才会从信筒中取出,检查无误后转呈皇帝。
奏疏的话就没这么麻烦,因为奏疏一般都是密信私聊皇帝确定后走个过场,密信制度开始于华仁宗,大致完善于华高宗,最后到她这里更加趋于完善和保密,将丞相审阅批签的权力集中到了自己手上。
在现代的时候她之所以选择考公务员,大部分是受父母影响,她也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爱权力的人,可到了这里之后,一直被当做未来皇帝培养,加上她要实现的目的,登基后她才发现她喜欢上了权力,喜欢上了手掌天下权的感觉,所以集权成了她必走的一条路。
第三十四章
繁都上空的乌云渐渐散去, 太阳像个害羞的孩子终于露出了自己的脸,看像哪里就照耀着哪里。
石忞批阅完密信已经是一个时辰以后,负责装信封印的凡秋也紧随其后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并第一时间把批好的密信送了出去。
最后密信还是会回到皇宫进行封印保存, 由翰林院负责保管,以便需要时进行查阅,另外也是为了保证密信的隐秘性, 不外泄。
批阅完密信,她又开始批阅奏疏, 奏疏比较好批阅, 大部分都批‘准奏’二字, 少部分会留而不发或打回去重写, 留而不发的原因比较多样, 可能是她觉得时机还没到, 也可能是一时无法决断,打回去重写的, 原因多半是文字功夫不到家或者所谏之事不合理。
密信有时候也会这样,比如遇到难以决策之事, 或者由于其他客观或者主观原因等。
她还没批阅完奏疏, 就有人来报左、右史官求见, 大概能猜到他们是为了什么事,便接见了他们,这次她没有再坐着。
另一边, 一下朝后颜一诺就迅速找到了步千雪。这个案子从头到尾步千雪都有参与, 早在陛下刚刚当朝下令彻查的时候,她就猜到颜大人一定会带她一同前往,果不其然, 她刚出承天殿没多久就被颜大人拦了下来,让她速速回家收拾行李,一个时辰后中南门汇合一同前往鸿顺。
和颜大人告辞之后,步千雪就马不停蹄的往外走,出了大承门就到可以雇马车和轿子的地方雇了辆马车直奔家里。
起初她还不知道大承门出来一直往左走,再左拐的巷子这里有马车和轿子可以临时雇佣,不久前和督察院的另一个大人临时外出办事,一起来过才知道的。
她一般都是早上从家坐马车到大承门,然后去署衙办公或者去上朝,直到下午家里的马车才会提前一点来接她,不仅是她如此,其他的大臣无论骑马还是坐轿子也都是一样的,有时候免不了临时要外出,才衍生了这个稳定的雇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