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595节 我是蚩尤大王?东山老人?

葬元 武猎 4156 字 3个月前

萧隐感慨了一句,看向自己的儿子萧焱,“赵王,你和唐王一起打仗多日,对他应该很是了解,你说说,唐王其人如何?”

萧焱站起来说道:“禀父皇,唐王文韬武略,天下雄才。然而看似恢宏大度,雅量高致,实则狡诈诡谲,崖岸险峻。此人既像魏武,还似昭烈,实为当世之枭雄。虎狼之心,昭然若揭。”

参加宫宴的光明公主辛苦,闻言小嘴微微一撇。她承认,萧焱看人很准,李洛的确就是这样的人。可萧焱这么说李洛,却让她心中不舒服。

哼,要不是唐王,梁国都亡了,你们父子会是什么下场?现在南方刚刚大胜,北方仍有数十万鞑子铁骑,你们就要挑起争斗么?

萧隐神色寡淡的放下金杯,让身边的宠妃再次满上,声音有点苦涩的说道:“如此说来,李洛必要灭梁,一统南国了?”

萧焱冷笑:“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将来梁唐必有一战,二者只能存一。”

中书令首阳道人站起来说道:“不如和赵宋结盟,共抗强唐。”

户部尚书徐彧站起来说道:“陛下,不如向元廷称臣,换取元廷支持。长江虽然在唐军之手,但洞庭湖却在大梁之手,我军还有五千水师。不如,在洞庭大造战船预防万一,要是唐军攻梁,就以舟师迎元军过江,对付李洛啊。”

徐彧是江陵豪族徐氏子弟,湖广名士。他对萧梁没有丝毫贡献,仅仅是因为出身豪族,就做了户部尚书。而且他的侄女,也是萧隐的贵妃,他也就是国丈了。

像他这样的豪族子弟,萧梁朝堂越来越多了。

萧焱听到徐彧的话怒道:“国丈何出此言!我大梁焉能向元魔称臣!接应魔军过江,更是万万不可!”他说完,又看向萧隐,“父皇,国丈居心叵测,言语疯癫,儿臣请革其尚书之位!”

萧隐身边的徐贵妃听闻赵王上奏革去叔父官位,顿时花容失色,拉着萧隐的衣袖,梨花带雨的说道:“陛下…”

“好了好了。”大梁皇帝拍拍美人的小手,以示安慰,接着对萧焱说道:“国丈虽然出言不妥,可也是为了大梁安危,本心可嘉,你就不要求全责备了。圣人的宽恕之道,你可不能忘。”

萧焱有点惊愕的看着父皇,突然有些明白了。

这段日子,他在外打仗,鞍马劳顿。可江陵的三个兄弟,却借着每天能见到父皇的机会,天天讨父皇欢心,估计也没少编排自己。

难怪自己凯旋,父皇并没有赏赐,还责怪他损伤兵马过多。可问题是,父皇自己亲征吕文焕,结果大败而回,差点导致全局败坏,那又怎么说?

萧焱不知道的是,他弟弟鲁王萧淼,已经给他上了眼药。萧淼对萧隐说,赵王曾言父皇大败,打仗不如他赵王。

萧焱当然没有说过这话。可问题是,萧隐亲征大败后,自卑之下疑神疑鬼,竟然真相信了萧淼的谗言。

加上楚王萧鑫和齐王萧森也因为嫉妒萧焱进了谗言,萧隐就不太喜欢赵王萧焱了。

国丈徐彧本来是徐氏的一个赌注,和徐贵妃一样。要是南方大元大胜,他和侄女就都成为家族的弃子,不再被承认徐氏的身份。

可现在大元在南方大败,眼看萧梁政权逐步稳固,那他和徐贵妃就是徐氏当然的代表。

徐彧扫了一眼萧焱,心中冷笑:“我侄女是贵妃,我贵为国丈。还有鲁王为靠背,你想罢黜我?你以为你真能当的上太子?”

“陛下,臣惭愧。赵王大胜,功高盖世。有赵王在,何惧李唐?是臣昏聩了,竟然想出向鞑子称臣的馊主意,请陛下责罚。”

徐彧说完,就郑重其事的脱下官帽,恭敬的离席下拜。

萧隐听到这话,忍不住看了萧焱一样,心中不快。

赵王功高盖世?过了吧?

“免了吧。”萧隐淡淡说道,“徐妃,扶你叔父起来。”

乐可小说

徐贵妃娇滴滴的答应一声,赶紧扶徐彧起身,美目还斜了赵王萧焱一眼,心中冷笑。

她已经怀孕,多半是个男婴。叔侄两人密议,要挑起赵王和鲁王等人相互残杀,最后由她的孩子渔翁得利。

这叔侄两人的图谋很是隐秘,就连唐国特务目前也没有探知到。

萧焱心中恼怒,恨不得杀了徐彧。他心思机敏,察言观色也知道父皇对自己不满。

可是在萧焱看来,眼下国事艰难,百废待兴,远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父皇,如今大梁最缺的是粮食。虽然缴获了八十多万石,李洛又答应送一百万石,可用来赈济还是不够。”

“有粮才有民心,有民心则江山稳固。为了大梁,儿臣奏请向大户借粮五百万石,待到百姓度过饥荒,来年打了粮食,再还给他们。”

“这…”萧隐听了很是犹豫,这个办法他不是没想过,可向大户借粮,有伤大梁脸面,哪有皇帝向大户借粮的?

可要是强令豪强再纳粮,那他就会丧失“民心”。

“父皇,不能再犹豫了。湖广每天都有百姓饿死,情何以堪啊!”萧焱说到这里,看向徐彧,“徐尚书,你主管户部,可知我大梁有多少在册户口?”

徐彧道:“好教赵王知道,大概有一千二百万到一千三百万吧。”

“大概?”萧焱冷笑,“没有那么多了!因为有几百万人当了流民!几百万人当流民啊!这怎么得了!本王听说,已经有流民开始往唐国跑了!”

“父皇,再不施恩赈济百姓,那我大梁将越来越弱,唐国越来越强!”

萧隐身子一颤,“梁弱唐强”这句话就像是一把利刃,刺了他一刀。

“那就照你的意思办吧。”李洛的威胁和严苛的事实,还是让萧隐决定采纳萧焱的建议。

“陛下,赵王此策不妥啊!”一个官员放下酒杯出列,“我大梁建国只有一年,根底未稳,却要向百姓伸手,这民心何在?为今之计,莫若像唐国借粮,唐国不借,也可征收明年或者后年的赋税。”

此人是散骑常侍董襄,也是湖广豪族出身。他口中的百姓,当然指的是豪绅大户。

亏他想出来预先征税的主意。

“百姓?民心?”萧焱冷冷盯着这个跳出来唱反调的人,“万千小民不是百姓?不是民心?流民不是百姓?董襄,我大梁若没了,你等大不了换个主人做官,还管得了我等的死活么?”

光明公主辛苦一向怨恨豪绅投靠蒙元,她巴不得看到豪绅倒霉,也站起来说道:“陛下,大梁不是没有粮食,粮食多在大户手里。圣教当初起事,就靠了镇压一些大户得的粮食。那时尚且有粮,难道如今反而没有了么?”

“臣以为,是该让大户出粮的时候了。要是晚了,就是这么做也来不及了。”

光明公主的话,还是有分量的。萧隐也知道事情紧急,终于下定了决心。

“赵王,朕就以你为督粮总管,向多粮大户借粮。”萧隐说道。

萧焱神色一喜,道:“只要父皇赐我全权,儿臣三月内一定督办三百万石粮食,解国难之危。”

“好。朕就赐你全权,不过,你休要蛮干,不要闹得天怒人怨才好。不然,朕也不会不管!”

“遵旨!”萧焱领命。

萧隐目光闪烁。他已经有了计较。等到征到足够的粮食,赵王一定会被豪绅巨族怨恨,到时再削掉他的爵位,让他闭门思过,也算有了交代。

大不了过两年再恢复他的爵位就是了。

“那此事朕就不管了。以后,尔等也不要因为此事来烦朕。”萧隐毕轻飘飘就把这件大事推到儿子身上。

萧焱当然知道父亲心里想什么。虽然有些心寒,可为了大梁,他也无法计较了。

徐彧参加完宫宴后回府,怒气冲冲的骂道:“竖子!不当人子也!三百万石,他还真敢想!我徐氏一百石都没有!哼!”

虽放言一百石粮都没有,但他刚回府中,就享用了一碗燕窝,一条长江鲥鱼,外加半只熊掌。第二天又大开宴席,山水八珍。

…………

二月二,龙抬头,李洛终于率领大军来到成都城下。

龟儿啊,老子来喽!麻卖皮…

此时的成都,已经被杨汉明和易士英等人围困半月。但城中还有一万多元军,加上征调守城的大量青壮和乡勇,竟然还没有被攻下。

成都城外的唐军大营,杨汉明正在和易士英讨论如何尽快攻下成都。

杨汉明所部以苗兵为主,并不擅长攻城。易士英所部常年防守凌霄城,也不善于攻城。

三万多兵马,加上两万多乡勇,五万多人迟迟攻不下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