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知识点(3)

2.3.1 病因:肝炎,肝中毒或缺氧等肝细胞酶活性降低,脂肪酸的氧化障碍,酯化障碍,引起脂肪酸在细胞内堆积。

2.3.2 病理变化

眼观:器官体积肿大,被膜紧张,边缘钝圆,黄色或灰黄色,质地脆软,触之有油腻感。切面结构模糊。

镜检:肝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球形脂滴,严重的肝

脂肪变性,脂滴弥散分布于整个肝小叶,肝小叶正常结构消失,与脂肪组织相似,称脂肪肝。

心脏脂肪变性:心肌松软,在心外膜下和心室乳头肌出现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排列,如:虎皮斑纹,称为虎斑心,见于口蹄疫,中毒,贫血等。

肾脏脂肪变性→苏丹Ⅲ染色

3.结局和影响

①轻度变性病因消除可恢复,严重脂变(变性)细胞常发展为坏死

②影响器官功能:心肌收缩力↓ 肝脏功能↓

三、透明变性(又叫玻璃样变性)

间质或细胞内出现一种显微下呈均质、无结构,半透明的,红染(蛋白质)的玻璃样物质,称透明变性,其为蛋白质变性的结果。

颗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基本有疾病都有此现象→重要

透明变性最主要特征→嗜伊红增强

透明变性可分为三种类型:细胞内透明滴状变性、结缔组织透明变性、血管壁透明变性。

1.细胞内透明滴状变性

①在细胞浆中出现均匀一致的,无结构的,红染的圆形透明滴,细胞内透明滴状变性。

②常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或蛋白尿,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吞饮大量蛋白,在胞浆形成玻璃样小滴。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可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形红染小滴。

③病毒性疾病时,细胞的胞浆或胞核内可见由病毒颗粒集合而成的包涵体,狂犬病患畜的神经细胞内的内基氏小体。

2.血管壁透明变性

①主要发生于小动脉管壁

②动脉炎症导致管壁坏死,小动脉平滑肌纤维溶解,结构消失

③内皮细胞损害,血浆蛋白渗入血管壁

④猪瘟,新城疫病等疾病都有动脉炎存在

疾病是不断转化,不断推进的过程,如:动脉硬化→无弹性→管腔变小→高血压

3.结缔组织透明变性

常见于瘢痕组织,纤维化的肾小球。结缔组织增生后老化,胶原纤维交联,融合增粗,发生透明变性。

眼观:玻璃样变的组织灰白色,半透明,质地致密坚硬,失去弹性。

镜下:均质,红色无结构,纤维细胞变少,胶原纤维互相融合成为带状,片状半透明物质。

结局:轻度变性→吸收消化→组织恢复→严重变性→组织硬化

影响:透明变性→管壁增厚,官腔狭窄,闭塞→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猪瘟脾中央动脉透明变性→脾脏梗死灶

四、淀粉样变性(更少见)

概念:组织内淀粉样物质沉积

淀粉样物质是一种糖蛋白,与淀粉毫无关系,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样物质加碘,溶液呈褐色,再滴加 1%硫酸溶液则呈蓝色,与淀粉遇碘时产生的反应相似,故称为淀粉样物质。 遂昌小说网

1.原因

①淀粉样变多发生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和慢性抗原刺激的病理过程

②见于慢性内芽红肿性疾病:结核

③制造免疫血清的动物:反复注射抗原物质会引起淀粉样变

④鸭有一种淀粉样疾病

2.病理变化

多见于脾,淋巴结,肝,肾等器官

眼观:肝脏肿大,呈灰黄或棕黄色,质脆易碎,似脂变得肝脏

镜下:淀粉样物质呈均质无结构的淡红色物质,沉着在肝细胞索和窦状腺之间的网状纤维上,形成粗细不等的粉红色均质的条索,肝细胞受压迫逐渐萎缩或消失。

嗜伊红不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