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眼前的井阑虽然气势不凡,但与史书中记载的百尺高度相比,显然是一个阉割版的产物。
即便如此,在当前这个战场上,它依然足以让汉军感到巨大的压力,因为它确实能够让他们居高临下,占尽地利之便。
山谷之外是一片平原,
更重要的是,倭人本就拥有兵力上的优势,他们自然不介意分出部分兵力来操纵这些大家伙。
伍兴回想起《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中的记载,诸葛亮曾使用百尺井阑来攻击城池。
心中不禁感叹:没想到这古老的战争器械竟然被倭人学了去,虽然是阉割版,但在当前情境下,其威力依然不容小觑。
正当伍兴心中暗自思量对策之际,倭人的战斗阵列已然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向前推进的动作。
倭人前压的步伐显得异常沉稳而缓慢,时刻保持阵型的严整与各部联系的紧密,显然,他们的整体战术布局,是紧密围绕着被层层护卫在阵型中心位置的高大井阑来展开的。
这两具井阑,作为倭人军中的重型战争器械,不仅体型庞大,顶部平台更是配有近百名弓箭手,其上防御装置完善,几乎就是一段移动的城墙。
它们此刻距离颇为接近,直指汉军阵列的北部防线,构成了倭军攻击的主锋。
而另一具井阑,则巧妙地略向南侧偏移了一些位置,这样的布局显然是为了防范汉军可能采取的从南方发起的突袭或迂回战术,确保整个阵型的无懈可击。
从这一系列精密的部署中不难看出,倭人此次攻击的战略重心明确无误地放在了位于北方列阵的曹操部上。
这一选择并非无的放矢,因为在汉军的三路大军之中,曹操部相较于其他两部,无论是兵力数量还是整体战斗力,都稍显薄弱,成为了上杉谦信眼中最为理想的突破口。
汉军虽有三部,但论及实力均衡,曹操部的劣势无疑是最为显着的,这也让倭人抓住了可乘之机,企图以此为契机,一举打破汉军的防御,赢得这场关键战斗的胜利。
伍兴深知不能让上杉谦信的谋划轻易实现,毫不犹豫地发布了命令,令中军与位于战场南翼的杨再兴部迅速发起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