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白鱀豚

天梯劫 唐十翼 2299 字 1个月前

血盆大口真的很大。

如果不是看见血红色,你会认为那是个洞口,直径差不多有三米。

如果不是看见上下两排白森森的牙,你不会认为这是一张嘴。

牙齿看上去怎么着也有一百多颗,每一颗都有胳膊粗细,齿尖锐利,齿缝中残留着血丝和生肉渣。

这是一条鱼的嘴,一条大鱼,十几米长的大鱼。

除了腹部洁白,整条鱼都是青灰色的,鱼皮光滑细腻,看着极富弹性,它一定游得很快。

血盆大口一开一合,张哲翰吓得咕嘟一声喝下一口水,纳尔逊战靴能让人在水下自由呼吸,如果不是吓一跳,张哲翰不可能喝到这口水。

这水不像是池塘里的水,倒像是河水,流动的水和池塘的死水是有区别的。

“非非,这是什么鱼啊?”

【不是鱼。白鱀豚(Parapontoporia)古称鱀,又称白鱀,鲸目淡水豚科哺乳动物,生活在4000万年前中新世和上新世中国长江流域生物,以鱼虾为食。白鱀豚的大脑重量约占总体重的0.5%,接近类人猿的水准,有学者认为它的智商比类人猿更高。白鱀豚的视觉和听觉均退化严重,在水中主要以发射声呐接收信号来识别物体。用肺呼吸,每隔约300秒就要露出水面换一次气。古老的人类曾经错误地把白鱀豚归为鱼类。最早的记载是秦汉时期的辞书《尔雅》,那时候名字叫做“鱀”。晋代郭璞(公元276-324年)在《尔雅注疏》中对鱀的形态及习性作了详细的记述,并第一次正确地把白鱀豚分出鱼类:“鱀,?属也,体似鲟,尾如鱼。喙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上,能作声,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细鱼,大者长丈余。江中多有之。”】

看到“以鱼虾为食”,张哲翰松了口气,可转念一想,在这么大的鱼面前,我会不会也被辨识为鱼啊,远古时代一只蚊子都那么大,两米长的鱼可不就是小鱼?牙齿缝里残留的肉渣鬼知道是什么肉,那血盆大口可不是摆设,绝对能一口把我吞下肚。

张哲翰双腿一夹拉开十几米的距离,手里暗自扣着雷戟,只要它一有异动就出手。

离远了才看见,白鱀豚大嘴一张一合好像在说话,佛牙“畜生道”能听懂猿语、狼语甚至蚂蚁语,这鱼语应该也能听懂吧,怎么听不见?

不是听不见鱼说话,是什么都听不见。这才想起刚才嫌狼蹄声嘈杂锁闭了耳道,连忙打开,哈哈,还真的听见了从未听见过的“唧唧”声。

“唧唧……救命……救命……”

它在向我这个两米长的“小鱼”求救?

张哲翰以为听错了,凝神又仔细听,没错,它确实是在喊“救命”,它认得人类。

为什么喊救命?受伤了吗?

大嘴合上之后外形还蛮可爱的,长长的喙,圆圆隆起的额头,确认它没有敌意,张哲翰游了过去,在圆圆的额隆上拍了拍,表示“我也没有敌意”。

白鱀豚歪着大脑袋在张哲翰身上蹭了蹭,光滑的皮肤确实让人感觉很舒服,张哲翰自然还是只能听不能说,只好绕着它环形游弋,查看它什么地方受了伤。

找了半天没找到任何伤口,没受伤为什么求救?

张哲翰在它头上又拍了拍,两手一摊,白鱀豚似乎明白了什么意思,大鱼尾一扇呼,调转庞大的身躯往前游去。

张哲翰不明白怎么回事,只好在后面跟着,但它游得太快了,如果要跟上就必须开启水底瞬移,那样就会消耗体力,游不了多远。

白鱀豚歪了一下头,似乎在看后面,它的眼睛实在是太小了,和庞大的体型极不相称,张哲翰又看了看非非的资料,哦,它的眼睛根本就是个摆设,靠的是声呐“看”我。

白鱀豚发现张哲翰跟不上,大尾巴一挑,就把人挑上了鱼背,尾巴一摇,嗖的一下蹿了出去,张哲翰忙抱住三角形背鳍才没被甩出去,就这速度,哪怕开启了水下瞬移也未必能跟上。看它轻松的样子,还只是正常行驶,没怎么使劲。

刚坐稳一抬头,眼睛被强光晃得白茫茫,诶,怎么看见太阳了?

大半个身体都出了水面,张哲翰下意识松开手,把身体伏进水里,看见鱼鳍的前面有一个口子正一开一缩喷出水花,发出“嘘哧、嘘哧”的响声。

对了,它不是鱼,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和人一样时不时要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