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卦六爻讲述了刘向父子修校古籍、改良儒学的故事。
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沛郡丰邑人,大名鼎鼎的经学家,中国目录学的鼻祖。他和儿子刘歆(卒于公元23年),是在汉代独尊儒术之后,传承诸子百家学说并用以改良儒学的重要人物。
这两位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也是名显当世的博学通儒。刘向的爷爷的爷爷是汉高祖的亲弟弟,楚元王刘交。他无意争权夺利,却雅好埋首书斋修订古书典籍。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公元前26年,刘向受汉成帝诏命,主持进行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图书整理,刘歆也参与其中。
这是一项极其艰难但是功德无量的文化工作。
时至今日,西汉之前古籍的篇章、文字乃至部分书名几乎全部都由刘向父子校定。我们对先秦文化的理解和误解,很大程度上就因为这两位的工作。
从刘邦建设皇家图书馆和皇家档案馆开始,到汉成帝时期,汉朝收藏的古籍数量已经达到十分惊人的程度。经过几百年的演变,诸子百家的书籍版本纷繁复杂,真伪难辨。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其中光是《春秋》就有五种版本,《诗经》有四种版本,《易经》也出现了多种注释。
对古籍正本清源,成为汉朝振兴文教的必要工作。
刘向与刘歆“鸣谦,贞吉。”他们认真细致地逐部整理古籍并撰写叙文,简述该书的作者、内容和校订过程,并结合自己的理解介绍该书思想观点。
“劳谦,君子有终。”通过日以继夜的相互印证,认真勘校,中国第一部有书名、有解题的综合性分类目录书《别录》横空出世。该书收录各类图书六百零三家总计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九卷,为保存诸子百家典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别录》原本如今已亡佚,我们只能从《汉书·艺文志》中窥见其皮毛。但是它确定的校书原则和着录方法,对后世图书分类法和着录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歆配合刘向的工作,“无不利,撝(wei)谦。”他在《别录》的基础上简编成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七略》。这本书目前也已亡佚。
刘向父子在文化上作出的贡献远不止于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