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打扫

赤潮覆清 金黄的鸡翅膀 3201 字 10小时前

这就给了红营战士充裕的打扫战场的时间,据点里剩下的弹药军备、粮食物资,甚至被褥和锅碗瓢盆都被搬走,堡寨和清军当作住所的草屋也是能拆就拆,木料草料都当作战利品送回山里去,土墙则被推倒掩掉壕沟,被清军破坏的火铳和火器也都带走,回了山里可以想办法进行修复,实在修复不了,就算是为了抬高清军统计的难度,也是有意义的。

清兵尸体的鞋袜和衣物也大多被剥走、赤条条的摆在据点外等着掩埋,这种侮辱尸体的行为在红营里一般是禁止的,但侯俊铖也没法苛责这些战士,赣北根据地的艰难他是亲眼所见的,一切可用的物资对于他们来说都很宝贵,只要他们缴获充公、不抢掠俘虏,就算是遵守了基本的纪律。

这一仗双方的损失其实都不大,合起来也就十几个人而已,清军主要是那负隅顽抗的军官和几个清兵掉了脑袋,剩下的等红营战士冲进堡寨里便都乖乖当了俘虏,现在都老老实实蹲在堡寨旁的空地上,几个红营的教导正拿着纸笔一个个询问过去,把他们的名字、生辰和家庭情况都记录下来。

“这些据点里的清兵会不定时轮换,咱们今日不打,过几天面对的就是另一波人了……”鲁大山领着侯俊铖在据点里参观着,一边解释道:“不过这些俘虏嘛,他们想要回去,咱们还是得放人,就不说咱们红营的政策了,若是不放人,满清就会造谣咱们把他们都杀光了,之后来守据点的清兵,可就难对付多了。”

“而且这些清兵被放还之后,清狗也不可能把他们扔下不用,还是会安排到别的地方去做事的,等咱们日后发展到别的地方再对他们进行渗透,也能事半功倍!”

“再配上生死簿,他们会轮换调离,家眷可不一定会跟着走……”侯俊铖看着那些询问记录的教导,微笑着点点头:“清廷总不能撒豆为兵、凭空造人,这些工作长期坚持下去,他们能有多少新兵进行轮换?”

“正是此理!”鲁大山嘿嘿一笑,朝着北方神神秘秘的仰了仰下巴:“侯先生,清狗的部队也是良莠不齐的,南边岳乐的兵马封锁严密、反应迅速,据点被攻破了,没几天就能重新搞起来,清兵抵抗起来也相对激烈一些。”

“但北边的尚善部,他们虽然也摆出了一副封锁挤压的架势,但相对而言就疏露多了,而且每次轮换都跟应付差事一般,那些轮换的清兵事先就晓得了自己要调防的地方,咱们的武工队直接就能找上门去建立联系,往湖北方向渗透,要比往南边渗透轻松不少。”

“但是尚善所部比岳乐所部活跃多了,时不时就派兵围山清剿,咱们利用山地跟他们打游击,就得消耗不少弹药武器,山里产出本来就微薄,又没法安心生产,山里那么多百姓军眷、战士干部,遇到清军扫荡清剿就得往深山老林里转移,基本就是坐吃山空的局面。”

“清狗被咱们打疼过一次,官兵不敢往深山里钻,就只在山林和平地的交界地附近扫荡,那些地方山泉谷地多,是咱们主要的居住地和产粮区,咱们也只能等清狗走了以后再回去重新发展。”

“不过嘛,好在尚善约束兵马不严,清军要搜山清剿,必然要调动大军,这厮根本就没有隐蔽的意识,兵马都是大摇大摆的进驻幕阜山沿线几个城池,然后再沿着固定的官道前往山区清剿,咱们在附近的城池中都留有沿线,官道周围也有侦查员化妆侦查,很容易就能掌握清军的出动时间和行军路线,提前转移人员和物资避开他们。”

若是时间充裕、侦查仔细,咱们还能事先布置埋伏,打清军突前稍远的部队、协同失误拉开距离落单的部队,或者落在后头的辎重队,不过这种伏击不是那么好打的,侦查就是个大麻烦,清狗背了几把铳、带了几把刀都要搞得一清二楚,整个伏击计划起码提前一天就得定好,还得实地考察一遍,否则伏击之时就指不定会出什么意外……”

鲁大山叹了口气,语气有些无奈:“以咱们赣北根据地这薄弱的根基,最怕的就是出意外,一个不小心,没准就把老本都赔进去了。”

“这尚善倒是有些意思,尚善当初在监利跟吴军对峙,表现的很是消极,康熙皇帝每次都得给他下一堆谕令才能催动他渡江攻打岳州城……”侯俊铖冷笑几声:“没想到他到了咸宁,反倒是这么积极了。”

“说到底,尚善还是把咱们红营当成了山匪贼寇,这厮跟吴军纠缠久了,咱们红营缺铳少炮的,在他眼里自然是比不上铳多炮多,还有水师助战的吴军……”鲁大山哼了一声:“所以啊,这贼厮跟吴军刀对刀、炮对炮大战的胆子没有,但来围剿咱们这一伙山贼盗匪的胆子却很大。”

“我们现在就是在利用他这一轻视的心理,时不时出山打打他们的据点,见了清军的大部队就跑,除了游击和伏击,根本不跟尚善所部作战,让他从心底坐实了咱们就是一伙只会……那个词怎么说来着?‘游而不击’的山贼盗匪,然后……突然给他来场大的,狠狠打疼打懵他们,然后趁着他们茫然不知所措、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把根据地冲出去,向湖北扩张发展。”

“你们的计划,和执委的计划倒是不谋而合!”侯俊铖笑着点点头:“我此番来赣北,一来是看看你们的情况,其次,便是给你们带来了执委的计划,我们……要准备对清军搞场大的!”

铳声和爆炸声都已经归于平静,堡寨里亮起火把,天边微微泛起了鱼肚白,鲁大山事先安排在周围盯梢查探的探马却还没有发现任何清军支援的踪迹,显然这座据点里的清兵比较倒霉,这场短暂的夜袭战斗,没有被清军的探马和伏路兵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