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不管为报恩,还是有蛮傻逼?总之登基后都在倒行逆施。一边向老百姓加辽饷,重点还加在北方!一边取消矿税、商税。
其次,特别败家。
他老爹不惜担着骂名!拼命积攒好多年的内库,被他大手一挥花五百万!花钱没问题,但你得有把握…确保至少有一半花到实处啊!他却是给东林党口袋里送钱。
也不知万历会不会气醒?难怪几十年都不想让傻逼继承。
还有,不懂平衡。
他老爹宁愿躲起来,不听东林成天瞎逼逼!也要尽一切努力压着势大的东林。尤其内阁,东林很少能干得长,更不可能当首辅!这傻逼倒好,挥手就七八个东林入阁。
最后,甘当傀儡。
除了朝堂,地方有两人能与东林党抗衡!这傻逼一道圣旨将熊廷弼免了,也将王九免了,好在北党拼命争取着,让王九戴罪立功。
此乃亡国之兆啊!
二、历史惯性。
王九前世虽是史盲,但明史也听得相对多,毕竟是令人扼腕的王朝!却从未听过泰昌这一号。
说明肯定短命……
王九懒得关心这些龌龊事,第二天就带队启程济南。鲁王府虽好,但有个总找他不自在的郡主!躲开才一了百了。
泰昌都快死了,他也懒得再假惺惺“养伤”!济南的山东都司衙门,才是他名正言顺的临时官厅。
九月初一,王九晃悠悠刚到济南住利索,泰昌皇帝终于挂了!据说还有个“红丸案”,就是泰昌玩女人垮了身子!有人进献了颗红丸,头颗吃了好一些,二颗给吃死了……
泰昌任命的大批山东官员,就更不敢来山东了。一个个都在通州游山玩水,有些人闻讯后直接回京:去给皇上奔丧。
王九心情很好!各处仍在剿妖肃乱,他在夜夜笙歌。山东陆续有人上皮岛,皮岛也有人陆续前来山东,这才是良性交流……
但孔兰蒂陆续得到宫中秘闻,令王九心情沉重。又一件惊天大案,竟在堂而皇之发生:移宫案。
万历去世,泰昌朱常洛即位,妃嫔李选侍及养子——朱常洛的皇长子朱由校,同居乾清宫。
九月初一,朱常洛死于“红丸案”。
当日,给事中杨涟、阁老刘一燝等东林党赶往乾清宫。要求哭临朱常洛,面见皇子朱由校,共商即位大事,李选侍及魏忠贤想阻拦。
东林党于是喝骂:李选侍不能与朱由校同住!被驳斥。但东林党立刻发动太监、侍卫恐吓!朱由校无奈与东林大臣见面。
杨涟、刘一燝等见到朱由校,突然叩首山呼万岁,并拖着离开乾清宫,前往文华殿受群臣礼拜,商议举行正式登基大典。
不久,李选侍派人请朱由校回宫,东林却把他关到太子宫,并由东林太监王安看押,取得主动。
李选侍见东林党不要脸,无奈提出章奏须交由她过目,再给年幼的朱由校,东林党当她放屁。
得势的东林党,还要李选侍立即移出乾清宫!迁居哕鸾宫。李选侍拒绝!双方矛盾激化。
朱由校虽已关在慈庆宫,李选侍却还在乾清宫,而要登帝位就必须回乾清宫。
为让李选侍尽快移宫,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多次逼迫!朱由校却一直顽抗,直到九月初五才下令李选侍迁宫。但李选侍仍不移宫!并放言还要继续。
于是,东林诸贤跑到门外,喝骂李选侍滚蛋。
东林党的司礼监大太监王安,率众在宫内强拖!李选侍抱着八公主被推着离开,凄惨移居哕鸾宫。
九月初六,朱由校登基,改次年为天启元年。
移宫几日后,李选侍所居哕鸾宫失火。太监李进忠骂东林禽兽不如!御史贾继春等朝臣闻讯,骂东林党违背先皇遗愿,祸国殃民。
杨涟等人逼朱由校批驳谣传,宣称“朕令停选侍封号,以慰圣母在天之灵,以遵皇考之意。尔诸臣可以仰体朕心矣”。
于是,东林说李选侍妄图夺权,这才强赶其移宫;非东林说不符礼法,侮辱先朝嫔妃,实乃禽兽行径!双方争论不休。
因此,移宫与梃击、红丸案成为党争标志!牵涉万历、泰昌、天启三代。东林党于此都居功至伟!但史笔却由其一脉相承。
……
孔府都是那么个东西!王九对这些龌龊不愤怒,却很苦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