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怎可屈身于桓温这等权臣之下?
若是将来桓温效仿王敦,起兵造反,兵临建康。若是战败而亡,自己岂不是也要沦落为桓温爪牙,遗臭万年吗?
如此,自己山中奋读十二年载,岂不是有悖于圣贤之道?
如此,自己心中的一番抱负,岂不是化作东流之水?
王猛听罢,心中主意变得更加坚决,于是拱手说道:
“多谢桓公好意,如今我意已决,还请桓公放行!”
“景略,你真得想好了?”桓温故作可惜地问道。
王猛点了点头,态度坚定地说道:“我意已决!”
“哎——”
桓温仰首长叹,神色失望至极。
“既然景略兄已做决定,我桓温也不强留英豪,叫他人笑话。
我已为君备下华车良马、锦衣玉罗,权且作为我的一片心意,请景略兄笑纳。”
说罢,桓温一挥手,只见从身后走出十几人来,牵引着十余匹洁白的战马,拉着十余架装满了货物的马车。
王猛见罢,不喜反愁,心中对桓温顿时失望至极。
其实,对王猛来说,若是桓温再有意相留几句,说不定他就留下了。
毕竟,如今的王猛已年近三十(生于公元325年,如今是公元354年),人已至中年。
心中一片抱负,却是难遇知己。
桓温对于王猛来说,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毕竟王猛出身贫寒,若是如此爽快地答应桓温,只怕会被桓温轻视。
当年,诸葛亮为什么要数次与刘备拒绝见面,反而要让刘备三顾茅庐?
说白了,就是为了增加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份量罢了,同时也是为了考察刘备请自己出山,是否属于真心。
如今,王猛数次拒绝桓温的邀请,一来是增加自己在桓温心目中的份量,二来也是考察桓温是不是真心想留下自己。
如今见到这锦衣车马,说明桓温早已做好了自己离去的准备,并无真心留下自己的意思。
“哎!”
王猛心中长叹一声,抬起手来,语气生硬地说道:
“不用!我自幼苦难,早已经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