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宝的底部有刻的文字,是大齐、北辽两种文字,上头是北辽文字、底下是大齐文字:“北辽官造 一两真金”、“北辽官造 五两真金”。
苏真还赠送了一台自己制作的天平秤,讲解了天平的妙用,上头有砝码,可以精确到克,将两种金元宝放到上头称重,不多不少,一两的为五十克,五两刚好二百五十克,若是拿不定时,就可先称重,再倒入模具之中。
真金可以铸成官印、首饰,还能当成流通的货币,真金因其色为黄色,又称黄金。
她再指点众人如何碾碎金矿石,再指点工人用筛子过滤纱子与金子,五个步骤各有工匠来操作,最关键的是后面的步骤。
现场指点、传授,半个月后,整个炼金坊已经能自己操作进行,苏真辞别炼金坊前往雪山,到仙女湖畔时,去了纺织坊查看,北辽集合所有工匠之力,造出了人力操作的纺机、织布机,已有纺织工织出了布,只是这布太过厚实,像是中粗线的毛衣一样厚实。
传统的技术,尤其是纺织业上,北辽远不及南国,她拿出了样机,对方照着做出来都显得粗糙。
苏真提起了若干改进,画出制作牛皮、羊皮靴子、鞋子的图像,让他们建造皮鞋坊,她再传授皮鞋制作技艺。
另一处工坊里,堆放了不少的棉花,有从大齐收购来的,也有他们种出的一部分。
苏真拿出棉花纺线机、织布机,现场操作,纺线、织布,可明明有示范,纺娘织出的线也比她纺的粗了好几倍。
北辽人粗犷,而纺织乃是精细活。
“万事都老需要刻苦练习,棉布是细布,而非粗布,纺线的粗细直接决定布的厚薄程度、细密程度,不合格,继续纺,令工匠多制棉纺机。”
她不指望他们改进,照搬照做就好。
她寻了精通农事的人过来,现场讲解耕种玉米、土豆、红薯的技艺,讲了插播耕种技术,有图像有讲解,听懂多少她不管,里头总有聪明人,互相探讨就全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