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左右权衡

从混沌到未来 银河水 1085 字 6个月前

目前来看,从这段河道往东的广袤地域,已经在九黎族的实际控制下,可顺着这段河道逆流而上,向东转过一个大弯,便是“几”字形第二笔“横折弯钩”中的这道几百里长的巨“弯”,也就是浊水从黄土高原冲进豫州转向东流的这条宽广河道。

这段河道,似乎便是有熊族和神农族约定成俗的分界线——河北归属有熊,河南归属神农——姜尤之所以命令龙中堂追上先锋师后不得冒然渡过浊水,正是不想冒犯神农族。

也许姜尤和龙中堂一样,早已暗中衡量过三个部落联盟的综合实力,也肯定会清醒地认识到,这三个部落联盟的综合实力均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

三个部落之间倘若发生战争,单凭每个部落联盟的实力,对另外任何一个部落都没有绝对的优势。

但是,倘若其中两个部落联合起来夹击第三方,第三方便会处于绝对劣势——这也是当初姜尤再三请求农皇和劝说榆罔联手夹击有熊族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直到现在,神农族并没有卷入有熊和九黎之间的这场战争,而九黎族也从开战之初的互有胜负逐渐发展到如今的占据主动,对神农族会不会成为帮手倒也不太在意,可绝对不想把神农族推进有熊族的怀抱里。

别说姜尤非常尊重农皇,永远不想与农皇兵戈相向,退一步讲,即便姜尤有不臣之心,客观权衡利弊,也不能贸然挑起事端,把神农族推入有熊族的阵营,促成他们的联手夹击。

而且,即便抛却对姜尤心思的分析,对熟知这段历史的龙中堂来说,更不愿看到神农族卷入这场战争——毕竟,历史记载中,正是在炎黄二帝的联手攻击下,姜尤最终功败垂成,国破人亡。

所以眼下,如果龙中堂率领将士贸然冲杀过去,不管是大获全胜,还是两败俱伤,甚至即使惨败之下而全军覆灭,对战略全局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眼下这场战斗不能稳妥善后,那么,不管出现哪种结果,都很有可能让神农族卷入这场战争,也就会形成神农和有熊联手夹击九黎的糟糕局面,继而改变整个战局的走向。

可是到了眼下这个局面,即便龙中堂不去增援,这场战斗也会出现上述的三种结局——或先锋师胜,或神农族胜,或两败俱伤各自收兵——却是也很可能会促使神农族因此而卷入战争。

因为,九黎若胜,神农族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即便农皇以两族百姓为念,宽大为怀,可榆罔却不是忍声吞气委曲求全之人。

反过来,倘若神农胜而九黎惨败,甚至先锋师全军覆灭,那么,即便姜尤心中一万个不愿意与神农开战,却也不得不勉强应战——因为,遭受这等巨大屈辱而不报仇雪恨,姜尤的威信何在?尤其还损失了两位方侯,姜尤又如何面对另外的六位方侯呢?

所以,龙中堂思来想去,左右为难,急的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水花四溅的岸边团团乱转,却又无计可施。

叫苦不迭中,他甚至下意识地仰望苍穹,暗暗祈祷夜幕尽快合拢——也许天黑之后,不管胜负如何,双方定会收兵。

因为,一路行来,他既没有见过营中准备灯笼火把等夜战之物,也从未见过姜尤操练夜战事宜。以此类推,想必神农族也未必有夜战的准备。

所以,即便神农族的统兵将领和计蒙一样勇猛有余,谋略不足,总不能让兄弟们在漆黑一团中乱战吧?黑灯瞎火的,万一出现自相残杀的恐怖一幕呢?

可是,就在龙中堂心急如焚地熬到夜幕四合寒星满天的时候,却非常惊愕地发现,浊水对岸的厮杀声似乎没有丝毫减弱,依旧随着强劲的夜风和响亮的水浪声源源不断地刺入耳中。

他不由悚然止步,呆呆地遥望对岸,可昏天黑地中,他连近在咫尺的滔滔河水也几乎看不清楚,又怎能看得见数百丈远之外的任何事物呢?

然而,仅仅呆立瞬间,他便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再等下去了,一定要尽快阻止这场杀戮。

可此时此刻,已经比不得黄昏初到之时。

那时候,他若冒险冲到对岸,见到计蒙,说不定能劝其退兵,而现在,即便他肋生双翅,马上飞到对岸,乌漆墨黑中,敌我难分,又去哪里寻找计蒙的踪影呢?何况,有熊族也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地暗中窥视呢?

想到这里,他忽然心中一凛——万一有熊族此时趁夜偷袭,身后的两千多兄弟无人统领,岂不乱成一团?

惶恐不安中,他急忙转身回望,试图探查对面营寨的动静。可他回头之际,虽然看不见山丘背后的营寨,却看到两个巴掌大小的火苗,在黑暗的夜色中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忽悠悠地飞上山顶。

他蓦然一惊,急忙飞身迎上前去,试图尽快探个究竟。可他刚跑几步,却见那两朵火苗忽然左右分开,一朵忽忽悠悠地飘向东方,另一朵却顺着山顶向他这边悠悠飘来。

他更加纳闷,却并未减缓速度,不仅离着缓缓飘来的火苗越来越近,也很快发现这朵火苗原来是一个火把——手持火把之人正带着十几个人,冲这边匆匆走来。

他不由暗自一惊,心想:他们是谁?是敖悦他们?还是有熊人?甚或是神农人?

可他正自惊疑,忽听阵阵若有若无的呼喊声迎面传来,只是火把离他尚有数十丈远,而他周围又被巨大的水浪声和夜风声混合环绕,隐隐约约,含含糊糊,不仅听不清他们喊些什么,甚至也难以确定到底是不是手持火把之人所喊。

但是,他匆匆环顾四周,发现视线所及之内,除了拥簇着火把缓缓走过来的人们,确实再也没有其他可疑之处。

而且,随着他们相向而行,距离越来越近,飘入他耳中的齐声呼喊也越来越清晰:“少爷——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