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这次苏联分裂,好像就是内部的执政官主动分裂的。
不过对此,朱迪锐自然是乐见其成的了,既然别人不要,我就都要了。
随后朱迪锐也是来者不拒,只要愿意过来的朱迪锐这边都会“赎买”。
当然朱迪锐这边也是停了一段时间,毕竟先前那么大一波迁移,实在是太引人注意了。
朱迪锐后续的赎买,都是直接和诺夫斯基交易,并不主动联系其他人。
……………
在处理完这些事情后,朱迪锐也算是安稳了,很长一段时间。
如今大部分的布局已经完成,需要的就是时间的积累,而且如今朱迪锐身上的现金流十分稀少,也做不了什么事情了。
所以在大体不变的方面,朱迪锐主要处理其两件事情。
第1件事情,就是国内工厂生产的那些商品,朱迪锐也想着卖进国内。
国内随着改革进度的逐渐加快,以及朱迪锐这个代表,引来的大量外国商人。
国内开放的地方越来越多,开放的程度也逐渐加快。
和前世的那种缓慢推进有很大的不同,有了朱迪锐的干预,内地的发展好像走上了快车道。
仅仅是1986年,但是发展的进程,就好像已经进入了90年代,南方的大部分城市和地区,大街小巷都已经能看见,买卖货物的出现。
更加离谱的一方面,就是国内的国企已经开始提前改革。
可能是朱迪锐的之前那番话,影响到了省长,广东省是最先开始国企改制的。
有了注意和体现的试点,这次的国企改制,并没有造成太多人的流离失所。这也算是朱迪锐的一项功劳吧。
如今国内的情况就是百废待兴,商业简直就是一片蓝海,只要想干有冲劲,很容易就发家致富了。
而朱迪锐这种,有背景、有资产、有支持的,那更是如鱼得水,只要朱迪锐想,各行各业都会迎来朱迪锐的吞并。
不过朱迪锐毕竟是从前市过来的,也是知道国家的底线在哪里。
所有有关于民生保障行业的东西,比如粮食、矿产,朱迪锐从来就不碰。
朱迪锐做的都是小商品、小工业用品,比如电子表、收音机、衣服、摩托车、冰箱等家电。
第2件事情,那就是关于在新加坡那边,建立财阀家族的事情。
朱迪锐是打算,逐渐将自己的产业转移到新加坡的,自己的产业主要是工厂转移到新加坡后。